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筑牢平台冲九霄——济空军某师装备部部长孙宝礼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0:14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1月8日电(孙茂庆、郭凯、李广君) 济南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装备部部长孙宝礼,不断创新维修保障理念,大胆改进保障方法和保障手段,先后参与完成重大技术革新50余项,带领部队圆满完成数十次重大军事行动的机务保障任务,创造了航空兵部队装备保障史上一个个奇迹。

  谋战

  一架战机在外地执行重大任务时突发故障,难倒了现场的机务官兵。

  求援电话打到了孙宝礼的办公室。他果断要求将故障点数码照片传至装备部的网络中心,由高工、专业主任等集体查找出问题后,再指导前方机务官兵很快排除了故障。

  这种“远程会诊”的排故方式,只是孙宝礼进行装备保障

信息化的一个尝试。

  作为一个重点建设部队的装备部长,他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保障手段和耳听、手摸、眼看、鼻嗅等检查测试及故障诊断办法,已远远不能适应装备保障信息化的需求。

  而制约的瓶颈在于人,在于人能否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维修理念。

  在对航空兵部队装备保障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故障案例认真研究后,孙宝礼大胆提出了维修新理念——过程检验,即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在机件装配过程中实施检验。

  一架要更换发动机的战机成了孙宝礼新理念的试验场。在他的指导下,机务人员对每个换发重要节点都增加了检查内容,对每个重要工序进行了严格检验,如果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而且谁检验谁负责。

  这一方法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对预防维修差错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孙宝礼说:“机务人员一手托举着国家的巨额财产,一手托举着飞行员的人身安全,可马虎不得。”

  砺剑

  过去,这个师组织夜间有标志轰炸课目,炸弹投掷后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员看不到炸弹运行轨迹,观察弹着点比较困难,影响训练效果。

  孙宝礼带领人员潜心研究,通过革新改造,在炸弹尾部加装了一个高强度发光二极管,炸弹在空中脱离机身后二极管立即开始工作,整个弹道轨迹和弹着点清晰可见。

  这一革新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夜间轰炸准确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

  完全为解决训练和实战中的难题,这是孙宝礼搞技术革新的初衷。孙宝礼说:“只要能解决作战训练中的难题,只要能促进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提升,能不能获奖、能不能立项要经费,这都是次要的。”

  多年来,强击某型飞机由于本身设计原因,只能用机翼火箭挂梁挂航训弹,致使火箭和航训弹在训练时既不能同时实施射击、轰炸,又不能连续攻击,严重影响了训练进度和质量。

  孙宝礼决心解决这一难题。

  那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孙宝礼便组织人员开始了研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资料参考,他带领科研小组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在计算机上演算数据近万次,画图纸300多份,设计样式150多种。经过400多个日夜的攻关,历经数十次的失败改进,他们终于克服了材料连接抗疲劳性差、应用强度不稳定等近百个难题,成功研制出了机身“转接挂梁”。经多次试用,战机使用“转接挂梁”后,投弹轨迹正常,弹着点精确度大幅提高。

  近年来,孙宝礼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直接负责和领导完成的科研革新成果50项,其中2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被空军推广使用,3项填补了空军空白。

  打赢

  祁连山下,一场多军兵种协同作战演习即将打响。配合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演习,这个师尚属首次。

  演习前一天傍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当最后一架战机完成空中动作准备返航时,飞行员向塔台报告,飞机可能出现滑油箱散热器漏油故障。战机着陆后,机务人员检查果然如此。

  演习在即,战机却出现了故障,怎么办?有人建议,调架备份机来。可孙宝礼的态度坚决:演习就是打仗,战时哪有备份机?这可是锤炼部队保障能力的最好机会,岂能错过?

  然而,排除滑油箱散热器漏油这一故障,必须脱尾部,更换滑油箱。尽管工序不复杂,但耗费时间,即便在平常有较好的工作条件至少也要1天的时间。

  一位战区首长担心影响演习计划,亲自赶到了机场。孙宝礼立下军令状:“我们有能力排除故障!”

  次日上午9时,演习正式开始,这个师按照计划出动两个四机对战场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之后又以整齐威武的队形通过检阅台。

  那一刻,为排除战机故障整夜没合眼的孙宝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00年,这个师参加了一次重大演习。无论是战机出动规模,还是装备跟随保障数量,这个师都是史无前例的。

  为了保证演习的顺利完成,孙宝礼组织人员围绕任务特点,打破传统的机组保障界限,人员不以机组为单元而以工作性质为单元,从人员分工到战机放飞、弹药装配等,研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装备跟随保障预案和应急保障措施。

  演习当天,孙宝礼带领先遣小分队抵达指定机场,任务是在两个小时内接收调度即将飞临的两个团的战机,其中一个团的战机要中转飞到数百公里外的另一个机场,另一个团的战机落地后立即起飞执行战区巡逻任务。

  10多个机组在短时间内要保障平时需要40多个机组才能完成的任务,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

  上午9时许,壮观的场面出现了。当第一架战机着陆后,后续大量战机以几分钟的间隔相继着陆。孙宝礼站在停机坪上,手操对讲机现场排兵布阵,按照预案紧张有序地指挥机务官兵,运用“交叉保障”“滚动保障”等方法,保障一架架战机着陆,加油、通电、检查后又放飞,整个现场忙而不乱。

  当中转最后一批飞机在另一个机场刚刚落地,大雨倾盆而下。(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