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的情怀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6:33 解放军报 | |
著名剧作家傅铎的名字,20世纪50年代我就熟悉。因为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期间,我一直在宣传文化战线上摇旗呐喊。他写的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首战平型关》、歌剧《王秀鸾》等名作,都蜚声军内外,深受群众欢迎。解放初期进入城市不久,我们还曾排演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也受到好评。 第一次见傅铎是1991年“五一”节,那天总政黄寺第二干休所正式成立。我和傅铎 傅铎虽已进入高龄,但他身为党支部书记,对战友和群众,总是牵肠挂肚、放在心间。有一年9月的一天下午,傅铎给我打来电话,说:“老李,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想回答:“对不起,真是不知道。”他大笑着说:“今天是你的华诞,你竟忘记啦,在家等着,别出去,我们去给你祝寿。”那年9月27日是我70岁的生日,活了这么大岁数。我从来没过过生日,更不要说祝寿了。一个普通党员的生日,党支部书记居然挂在心间,使我感动不已。傅铎虽是正军职离休干部,但他平易近人,没一点架子。无论是对待同级,还是对待比他级别低的同志,他都热情相待,一视同仁。他自己虽然也有病,但对生病住 医院的同志,他都要亲自去医院探视。我患有泛发性湿疹,皮肤瘙痒,他得知后两次给我送药,一次是同仁堂生产的一种中药;一次是他女儿从国外买的专治皮肤病的进口药,原来他也患有此病,同病相怜,我用了后还果真有效。傅铎不仅对支部的同志关心,对去世同志的家属子女也同样放在心上。一位老同志的家属对自己早年退职,现在待遇低不满意,傅铎与副支书不断给她做思想工作,并请组织予以救济,使她有了良好的心态。过去,他们支部对去世同志的遗属照顾较少,经他和支委研究,将照顾遗属列为支部工作的一项内容,并建议领导,发给在世老同志的实物,减半发给遗属,这样就会使她们心理上平衡。这个建议受到大家的好评。 傅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将继续感染着我们,我们将永记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