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桑结出幸福果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6:21 解放军报 | |
初夏时节,我踏上了回乡的路途,汽车在许(昌)南(阳)高速公路上飞驰,我的心早就飞到了久违的故乡。 我的家乡河南省淅川县寺湾镇,是全国著名的胡桑种植基地。到家时,父母亲正忙着摘蚕茧,见我回来了,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和我唠嗑。父亲高兴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让农民们过上好日子,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终确定了以种植胡桑为主的致富思路,桑 “收茧喽,收茧喽……一阵喊声打断了母亲的话。我闻声出门,原来是乡桑蚕办工作人员正下村收购蚕茧。只见二伯扛着两袋蚕茧出来了。一过秤,收购人员说:“38公斤,每公斤17.6元,一共是668.8元,您老拿好。”二伯边数钱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刚吃过晚饭,当村长的大伯到家里来,人还没坐下,就埋怨我:“你咋不说一声,我到县城去接你。”说起胡桑,大伯的话滔滔不绝。据他介绍,全村有万亩胡桑林,家家户户都养蚕,从春蚕、夏蚕到秋蚕,一年要养上三茬。这些年,村民们可尝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了,过去的土坯房换成了小洋楼,家家户户都有了彩电、电话和 摩托车,有的人家还买了汽车。大伯最后笑着总结说:“一句话,城里人有的如今咱村里都有啦!”第二天,我去看望当副乡长的堂哥,堂哥主管农业,说起乡里的胡桑产业如数家珍:“我们乡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胡桑进行小面积种植,到1995年在全乡推广,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成为本乡的一大支柱产业。据统计,目前全乡种植胡桑30多万亩,农民人均收入从过去的300元提高到3690多元……”从乡里回来,我特地去参观了村里的万亩桑田。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胡桑林满目苍翠,紫红色的桑葚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鲜润欲滴。一阵阵山风吹来,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