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渴望出征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6:24 解放军报

  2005年8月24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空中、海上、地面立体突防,前沿、翼侧、纵深全域攻击,抢滩、夺点、阻援同步展开……24日上午,参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的中俄两军部队在山东琅琊台地区举行了两栖登陆作战演练。”

  当观礼台上的各国代表对直升机精彩的跃升、悬停、发射发出由衷的赞叹与喝彩时
,作为担负演习特情处置任务的某陆航团团长刘洪臣,正警惕地注视着空中每一架直升机的飞行状态。

  演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刘洪臣却悄悄离开欢乐的人群,一个人躲进野战帐篷,这种成功并没有让他获得足够的满足……参加演习前才写好的那份“延飞申请报告”还摆在案头,即便这次申请仍能像上次那样顺利通过,也不过短短的365天。时间,对他、对刚组建不满四年的团队,该是何等的紧迫和重要!刘洪臣盯着“延飞申请报告”许久许久,直到指间的香烟烫疼了他的手,他才猛地把烟头掐灭。他顺手拣起一块石子,在地上写下四个大字——“渴望出征!”

  1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刀郎浑厚苍凉的歌声在车内响起的时候,刘洪臣轻轻闭上眼睛,那场刻骨铭心的大雪又在眼前肆意地飞舞起来……

  刘洪臣第一次组织全团仅有的几名能上天的飞行员进行训练,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全团已报到的十多名飞行员中,刚走出校门的飞行学员就占了一大半,除了自己,只有4人能驾机起飞,而懂4种气象的指挥员只有他一个!

  由于新机场还未兴建,来自全军42个单位的人员只能借住在友邻部队的旧营房和临时租借的民房里,训练要借用兄弟单位的机场。

  2003年的春节,大雪封门。刘洪臣想着露天存放、被风雪肆意抽打着的飞机,百感交集。如何带领团队走出困境,如何保证飞行安全,如何把飞行员都培养成“全天候”的战斗员……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憋出了六个字:自训、自保、能战。这是一个团队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这也是一个团队从困顿走向辉煌不可或缺的跳板!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孕育希望。刘洪臣和新任政委陈玉庚第一次促膝长谈,两人的心灵就产生了共鸣。政委十分赞同他“自训、自保、能战”的建设思路,同时还提出了实现这一思路必须具备的前提。他们决定不仅要吸引各类人才,而且要尽最大可能保留好现有的人才,为发挥他们的作用搭建舞台……那天晚上,从不喜形于色的刘洪臣回到家中,第一次对妻子王南云评价他的搭档:“这个陈政委,是个有思想、干事业的汉子!”

  心中想着事业,目光自然会聚到一处。正副书记的团结,又必然会凝聚党委“一班人”。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踏着“自训、自保、能战”的跳板,陆航团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创造了堪称奇迹的“三级跳”——从只有几个人能驾机起飞,到能同时出动数十个机组执行任务;从一般训练课目难完成,到成功探索出十多种新战法;从只有十几名本科学历的人才,到现在拥有两名博士、九名硕士的人才方阵!

  2

  团队组建之初,刘洪臣就意识到,要将团队尽快变成一只能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铁拳,必须打破常规,实行跳跃式发展。

  跳跃是从突破瓶颈开始的。飞行员从学员到机长、从机长到教员,一般需要六至七年的时间。缩短这个成长周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足够的飞行时间,二是高标准完成三个飞行提纲规定的所有课目。

  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制约某个飞行提纲完成的因素不仅仅是人,还有让人无法预测、无法左右的天气。一个全天候的飞行员,不仅要完成昼间和夜间简单气象的飞行训练,而且还要完成昼间和夜间复杂气象的飞行。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复杂的气象帮忙,任何一项飞行提纲也完不成。

  “按部就班就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刘洪臣开始了“跳跃”。他除了制定常备计划外,还捕捉每一个复杂气象锤炼飞行队伍。

  升空就是战斗,训练如同打仗。组建第一年,刘洪臣所在团完成飞行时间近600小时;第二年翻了三倍;第三年超过了2000小时!组建之初,只有几人能驾机,到如今新培养的机长和教员增加了四倍;机械师和机械技师比原来翻了两番。

  “刘氏跳跃”成了陆航部队快速发展的一种独特模式。然而,副大队长郭爱民的一次“跳跃”却让刘洪臣大发了一次雷霆。一次悬停着陆训练中,已提前掌握滑行着陆方法的郭爱民在着陆的瞬间,潇洒地向前滑行了半米。这一漂亮的动作引起了新学员的啧啧赞叹,但也受到了塔台指挥的批评。

  中午,开会回来的刘洪臣边吃饭边听塔台指挥的飞行报告,当指挥员讲到郭爱民滑行着陆一事时,刘洪臣一下子瞪圆了眼,手中的筷子“叭”地一声摔在饭桌上:“胡闹!停飞整顿!”

  郭爱民心里显然不服气:你能跳跃,我为啥不能跳跃?

  “你这是什么跳跃?身为副大队长和机长,你带头违反训练纪律,自作主张,卖弄技术,这是拿国家财产、个人和战友的生命开玩笑!你不仅要停飞反省,还要向团党委写出深刻的检查!”

  从未见刘团长如此大动肝火的郭爱民一下子被震住了。如今已成长为飞行大队长的他忆起此事,仍羞愧难当。他说:“飞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那次暂时停飞是我一生的财富!”

  郭爱民的滑行着陆警醒了刘洪臣。作为一名资深特级飞行员,他深知安全观念稍一放松,就可能导致恶性结果。经过对全军历年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的分析,他发现,现行的机长负责制有较大缺陷,60%以上的事故和事故征候发生在机长的走神及大意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创立了空中机械师监督机长制,任命每个机组的空中机械师为安全组长,一旦发现机长在空中有违规违纪现象,空中机械师有权提醒、制止并向地面指挥报告。这不仅确保了全团的飞行安全,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3

  生活中的刘洪臣很随和,逗逗小张家的孩子,与小李的岳父聊会儿天,没有一点架子。然而他也有较真的时候。当兵30多年,他惟一的业余爱好是下

象棋。去年春天,司令部新来了一位参谋,是位象棋高手。两人对垒五六局,刘洪臣无一胜绩。看着团长没有休战的意思,高手似乎悟出了些什么,接下来的一步,“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的车送到了刘洪臣的马蹄下。刘洪臣盯着棋盘看了半天,“哗”地一下把棋盘掀了个底朝天,指着对方的鼻子说道:“你记好了,下棋如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要来这些虚的、假的,我刘洪臣的眼里揉不得沙子!”说完,拂袖而去。

  这种秉直较真的个性体现到工作中,足以让人望而生畏、肃然起敬。

  一个细雨迷蒙的秋天,刘洪臣率队参加上级组织的一次山地进攻演习。到达指定地域了解演习方案时,他发现上级分派给本团的任务只是打击敌坦克集群目标,便当即向导调组的负责人提出:“咱们这次演习既然是练习多兵种协同作战,我建议在演习中增加直升机火力突击破障和敌后机降的内容……”

  导调组负责人脸上掠过一丝不悦,便公事公办地打出了领导的旗号:“这次演习方案是经上级领导审批过的,我无权更改。”

  “你无权更改,那我去向领导反映。”刘洪臣的话柔中带刚。

  “那好啊。”对方回答得很轻松,因为他料定刘洪臣不会为这事去找领导。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两小时后,指挥部接到了上级的电话:“演习方案作两处调整:一、火力突击敌前沿阵地由直升机编队与地面炮兵共同完成;二、执行敌后穿插的分队由直升机编队实施敌后机降。”

  有道是英雄惜英雄。当演习取得圆满成功时,第一个举杯向刘洪臣走来的就是导调组负责人。他紧握着刘洪臣的手说:“老刘,不打不相识,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可贵的职业军人精神!”

  4

  在今年初召开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刘洪臣直抒胸臆,道出了一番肺腑之言:“我已52岁了,留给我从事飞行事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咱们陆航团职业特殊,新的主官人选很可能从在座的懂飞行的常委们中产生,接力棒该交给谁?谁能担当起这个重任?我希望每个同志都好好地问问自己,一旦国家需要,我们能不能率队出征,决战决胜,不辱使命?”老团长的声音是有分量的,它烘烤着每个常委的心,让大家更加掂量出了自己肩头的责任。

  52岁,这个生命的符号经常在刘洪臣的脑海里闪现。全团的官兵都注意到,自第二次递交延飞报告后,刘洪臣有了更多的变化:爱唠叨了,每次飞行准备,他都要就飞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讲解一番;觉少了,每天晚上十二点以前,他房间的灯光总是亮着,与天上的星星、与塔台的灯光争辉;爱转悠了,场站、塔台、停机坪,处处晃动着他的身影……

  让作训参谋付振忠手足无措的,是刘洪臣的

幽默。一天晚饭后,正在散步的刘洪臣遇到了匆匆赶往办公室的付振忠,刘团长当即递上一支烟,言辞恳切地说:“老付,请你抽空再给我安排一课吧,我想给大伙讲讲复杂气象飞行需要掌握的几个动作要领。”

  “团长,这个月您承担的讲课任务最多,给您排的课您已讲完了……”付振忠被一声“老付”叫得满脸通红。

  “那你帮我开个‘后门’吧?我真想把脑子里的东西都复制给大家……”看到付振忠点了头,刘洪臣高兴地走了,看着老团长瘦削的背影,付振忠的眼里热热的。

  深秋时节,刘洪臣登上景阳冈,来到了“武松打虎处”。几天前,他刚刚被军区表彰为“中俄联合

军事演习先进个人”,陆航团新接来的一种新机型也顺利完成了改装,这让他的心情格外开朗。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望着漫山遍野的金黄,刘洪臣像个老农一样陶醉了,他轻声吟起了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