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亮剑”引发诸多思考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6:21 解放军报

  11月17日,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电视剧《亮剑》专家研讨会,首都文艺界近30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探讨了该剧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以及由该剧引发的“亮剑”现象对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由沈阳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海润公司等单位联合推出的电视剧《亮剑》在央视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后,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和喜爱。大家
认为这是一部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军旅题材力作,是今年我国发展繁荣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精品。《亮剑》引出的社会话题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电视剧本身,在不久前的十运会上,一些体育代表团把《亮剑》中面对强敌敢于拼搏的精神作为激励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内容,同时“亮剑精神”也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拍摄单位的代表,沈阳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焦凡洪介绍说,《亮剑》播出后,在沈阳军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军区首长、老干部到基层官兵,大家看《亮剑》、谈《亮剑》,把“亮剑精神”作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动力。在今年开展“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活动中,一些单位把《亮剑》当成辅助教材,李云龙的一些台词也成为广大官兵激发科技练兵热情的口号。出品方负责人任仲伦说,我们把小说《亮剑》拍摄成电视剧,首先是看中它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反映了革命军人的气魄。现在不少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过多的追求享受、追求时尚的现象,所以英雄主义不能淡化,应该褒扬。这种“亮剑精神”,应该成为一个民族走向强盛过程当中的动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电视剧《亮剑》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气派,体现了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所以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文明的根基。这个思索在一些海外游子中也得到了认同,他们从艺术鉴赏中接受了“亮剑精神”,这就是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要勇于亮剑,哪怕是倒下,也决不屈服。《亮剑》所产生的影响,值得研究。《亮剑》创收视率新高多年以来少见。现在不少行业都提出了发扬“亮剑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这个片子对电视艺术创作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有精品,只要有了精品,不愁没有人看。

  大家谈到,军队单位拍摄电视剧,跟民营公司及社会机构的合作,不光是利益分享,更是一种资源互补。虽然大家的原则、立场、方法存在着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的共同融合,打造了一个既是主流价值的又能够得到老百姓喜欢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先进模式。

  大家谈到,电视剧《亮剑》塑造了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一群中国革命战争中的英雄。李云龙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成功,和原作、编剧高度的文学修养有关系。团长李云龙跟团政委赵刚之间的关系,跟上下级的关系,跟周围所有人的关系,没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不可能让这些关系建构得如此真实,情节的发展也不可能这么顺畅。过去一些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大多是戏剧性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冲突,而本剧中的几个人物,所有的关系都建构在日常生活的关系当中,把日常关系完全生活化了,这就是成功之处。剧中政治委员赵刚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是比较生动的。在军队工作中军政主官齐心协力,互相补充、制约,该剧在这方面把握得特别好,给军队的政治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东西。

  《亮剑》的成功给了大家诸多启示。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要好看,只有解决了观赏性的问题,思想性、艺术性才有可能和广大观众取得沟通。目前,如何更好地开拓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市场,已成为电视剧创作面临和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正是在这个时候,《亮剑》的出现无疑为军事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仲呈祥、李准、郭运德、刘燕铭、朱虹、沈卫星、孟祥林、李兴叶、陈先义、才华、范咏戈、方凯生、张东、丁临一、边国立、董保存、王伟国、王卫平、贾磊磊、李春武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