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战略观察:走过2005年的中美关系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13:06 东方早报

  余万里

  美国总统布什马上就要来北京,而2005年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时候,媒体照例会有形形色色的报道,专家们也会发表各种各样的评论。不久前布什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中美关系是“很复杂的关系”,其实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为现实中的矛盾与合作,而且表现为主观认识上的众说纷纭。

  谈到中美关系,无论是美国国内还是中国国内都缺乏共识性的认识,观点和看法始终在爱与恨、合作与对抗、朋友与对手、机遇与威胁等对立的极端之间徘徊。

  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美国国内发生了一场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辩论。主题是:“如何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根据美国学者的评论,这场辩论有三大派:一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军备实力在加强,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因此在战略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不得不进行防范乃至遏制,谓之“屠龙派”;另一派认为中国的发展不断融入世界秩序,中美在战略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因此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接触与互动,谓之“拥抱熊猫派”;第三派的观点居中,认为中国的崛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美国应该“两面下注”,谓之“骑墙派”。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学者的分歧围绕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展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已经或正在发生“质变”,美国已经认识到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准备接受并鼓励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负责任的”作用。这些观点可以算作“乐观派”。另一派观点认为美国在国内掀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在经贸关系上制造摩擦和障碍,在中国周边邻国投棋布子,对中国的防范和威胁日渐增强。这些看法算是“悲观派”。

  2005年的中美关系在总体上可谓波澜不惊。一方面是高层互动不断,美国方面从国务卿赖斯、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财政部长斯诺到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凡是同中国事务沾点边的内阁级官员都到北京跑了一圈;高层对话深化,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的战略对话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在朝核、联合国改革、反恐以及禽流感等全球性问题上,双方也实现了相当程度的谅解与合作。

  另一方面,问题、矛盾和摩擦依然层出不穷,

纺织品限额问题、
人民币汇率
问题、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流标事件以及中亚政局的变动分别在两个国家引起了关注和警惕。学者的分歧来自对现实的解读和判断,而任何一派的观点都能从中美关系的现实中找到证据和支持。

  布什总统的这次北京之行恐怕也不能解决学者之间的分歧和争论。在

伊拉克战争、卡特里娜飓风的打击下,布什在国内政治中“跛鸭化”的趋势已经显露端倪。作为一个日益被国内事务拖累的总统,布什将很难在中美关系上做出突破性的举动。

  当然,布什会利用这次访问大力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高调肯定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赞扬两国在反恐、防扩散等领域实现的合作。然而,考虑到中美关系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布什可能更希望让这次访问免受国内政治炮火的攻击,因此贸易赤字、人民币汇率、中国军事透明化、宗教自由等敏感问题必定会出现在其访问的议题当中。

  2005年初,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中国专刊”,在媒体的“中国热”中确立了“中国崛起”的议题。紧接着,美国的对华决策出现了一场新的政策辩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和平崛起”等众多观点云集。9月中旬,佐利克在纽约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上发表了一篇基调积极的对华政策讲话,试图向世人传达布什政府关于中美关系的基本看法。然而,无论是布什政府内部还是整个美国社会,不同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

  因此,2005年的中美关系仿佛是在破题,为未来10~20年的双边乃至全球战略格局破一个大题。也许在若干年后,人们将会清晰地看到这一破题立意的深远价值。(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外交室副主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