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史海回眸:美国与伊拉克曾经亲热过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10:04 舰船知识网络版

  诺成

  美苏冷战中,萨达姆倾向苏联

  伊拉克从来就不是一个亲西方的国家。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柱一直是以色列和伊朗。美国所需的石油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1973年占到19%。为了牢牢控制中
东地区,美国不惜武装以色列,与国际舆论作对几十年,支持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对抗。同时,美国在海湾沿岸又积极扶植伊朗巴列维政权,将其视为美国在中东的另一根战略支柱。美国在中东的这两大战略支柱恰好位于伊拉克的东西两翼,不禁使伊拉克有如芒刺在背之感。在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伊拉克也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将本国战略利益的天平倾向苏联。

  萨达姆向华盛顿摇动橄榄枝

  1979年初,被中央情报局视为固若金汤的伊朗巴列维政权突然垮台。阿亚图拉·霍梅尼在伊斯兰什叶派教徒的拥戴下上台执政。伊朗政局的急剧变化着实让中央情报局的专家们大跌了一回眼镜,但伊朗时局接下来的变化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执政伊始,霍梅尼宣布其外交政策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合作项目被取消,美国势力被迫退出伊朗。更有甚者,激进的伊朗学生还冲进美国大使馆,将美国大使馆的全部人员扣为人质,德黑兰与华盛顿彻底闹翻。不得已,美国只好在海湾沿岸另觅伙伴遏制伊朗。于是,美国看中了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两伊虽然都是伊斯兰国家,但积怨甚深。1969—1975年,受美国支持的巴列维政权支持伊拉克库尔德族游击队重创伊拉克政府军,造成伊拉克军民伤亡6万人,也使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受到了严重威胁。连年消耗战后,伊拉克面临万分危急的军事形势:重炮兵部队的军需品消耗殆尽,空军只剩下5枚炸弹。而财大气粗的伊朗国王则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1973年的军费开支就已达20亿美元。迫不得已,萨达姆不得不暂时与伊朗人缔结城下之盟,在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上让步,满足了伊朗的要求。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只是萨达姆的权宜之计。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萨达姆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清剿库尔德族游击队。

  平定内乱后的萨达姆终于缓过劲来,对付伊朗。1980年4月1日,一枚手榴弹在巴格达的一次群众集会上爆炸,炸伤了出席集会的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9月22日上午9时50分,伊朗军队炮击航行在阿拉伯河上的悬挂伊拉克国旗的外国船只。炮击两小时后,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伊拉克空军奉命轰炸伊朗境内重要的军事目标,两伊战争爆发。

  战端初起之时,美国仍然将伊拉克列为苏联在中东地区最可靠的盟友之一。但很快,华盛顿和巴格达都意识到:伊朗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于是萨达姆主动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挥动橄榄枝,有意识地向西方靠拢;而美国为了遏制伊朗也利用伊拉克。对于与萨达姆合作,美国里根政府的官员乔弗里·凯普直言不讳:“我们不希望伊拉克赢得这场战争,但我们也不希望它输。”1982年,美国国务院将伊拉克从“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去,以便向伊拉克提供经济援助。

  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待萨达姆政权问题上出现分歧

  1988年8月8日,伊朗出人意料地主动向伊拉克妥协,两伊战争结束。

  美国认为:两伊战争遏制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向外输出的势头,自然值得欣慰。但是,中央情报局的专家们发现:在战争结束后的海湾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军事巨人,这就是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

  经过8年战争的洗礼,伊拉克的军事机器在中近东地区已首屈一指。它的军队从1980年的10个师扩充到55个师,近100万人;空军拥有各式作战飞机500余架;陆军所拥有的坦克数量高达5500辆,超过美国和西德两国的坦克数总和。在战胜伊朗后,萨达姆的讲话口气越来越强硬。尤其让美国不安的是,在讲话中,萨达姆时不时把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拿出来敲打一番,并以阿拉伯世界的发言人自居。对此,美国人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

  在美国政府内部,对萨达姆的评论也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萨达姆是维持中东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也有人认为萨达姆是一个独裁者,应该马上将他推翻。

  1990年2月12日下午,萨达姆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凯利。凯利对萨达姆说:“你们是本地区的一支温和力量,美国希望发展与伊拉克的关系。”萨达姆听后颇为得意,马上将凯利的话转告给了他的“阿拉伯兄弟们”。但是,3天之后,“美国之音”却播出了一篇“反映美国政府观点”的评论,称萨达姆·侯赛因是“世界上最横行霸道的独裁者”,号召伊拉克人民起来推翻他的统治。这让萨达姆怒不可遏。他认为,美国政府正在玩弄两面派的把戏。

  萨达姆咄咄逼人,老布什一叶障目1988年8月9日,即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二天,科威特违反“

欧佩克”内部协议,决定增加石油产量,特别是增加鲁迈拉油田的开采量。鲁迈拉油田位于伊、科两国边境,是个有争议的地区。长期以来,伊拉克一直要求科威特把这个地区“归还”伊拉克,但是每次都遭到科威特的严词拒绝。科威特此举使伊拉克的石油收入降到了每年只有70亿美元。这个数量连支付伊拉克的战争债务都不够。除了鲁迈拉油田外,萨达姆还想得到科威特的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哪怕是租借也行,但科威特又拒绝了。

  与此同时,美国虽然想要调整它的中东战略,但由于冷战刚刚结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变故此起彼伏。已是手忙脚乱的美国政府根本无暇顾及萨达姆。美国认为:中东地区虽然矛盾百出,但似乎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什么问题,美国要竭力稳住中东局势,希望在这一地区不要爆发新的战争,以免分散它对欧洲事务的注意力。直至此时,老布什政府仍然把维持中东稳定的希望寄托在萨达姆身上,将伊拉克看成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依靠力量。在萨达姆一再表现出激烈的反美情绪后,老布什仍然能“忍气吞声”。对萨达姆陈兵伊科边界的举动,美国政府也不太介意。

  美国人自相矛盾,萨达姆坐收渔利

  1990年4月2日,萨达姆在对一批伊拉克陆军军官讲话时说:“如果以色列不择手段地攻击伊拉克,我们将让烈火吞噬掉它的一半国土……对那些用原子弹威胁我们的人,我们要用化学武器将其灭绝。”萨达姆的讲话在中东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萨达姆在讲话中提到了以色列,确实撩拨了阿拉伯人仇恨的心弦。美国对萨达姆的讲话作出了强烈的反应。老布什对新闻界表示要萨达姆收回这篇讲话。但是,他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及其帮办盖茨却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会把美国推入与伊拉克的极为不必要的对抗之中,萨达姆会对制裁十分愤怒,并把美国的行动视为阴谋推翻他的证据。他们相信能够说服萨达姆,使他通过与西方合作软化他的态度。他们的想法获得了总统的支持。老布什给萨达姆写了一封口气温和的信,要求萨达姆对他最近的言行给予重新考虑。

  萨达姆在答复中痛斥了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说“使中东形势紧张的是以色列和美国,而不是伊拉克”,要求老布什收回其“糟糕”的评论。

  4月12日,以罗伯特·多尔为团长的美国参议员代表团访问了巴格达。他们向萨达姆表示,他们是来“寻求同伊拉克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的”,目的是要向伊拉克表示他们对伊拉克政府某些政策和活动的“最深切的关切”。伊拉克发展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不仅不会巩固,反而会损害它的安全,并对本地区其他国家造成威胁。萨达姆则指责美国的中东政策,谴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了反对伊拉克的宣传运动。

  多尔表示:“(老布什)总统并不赞同这种运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多尔说,以色列攻击伊拉克的核反应堆,美国还不是谴责了以色列?多尔不提以色列还好,一提以色列,萨达姆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立即针锋相对地说:“是的,你们是谴责了它。可是,有许多报告证明,美国在以色列动手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多尔无话可说。

  美代表团回国后,多尔向老布什表示,萨达姆属于“美国能够对之施加影响的领导人”。斯考克罗夫特也赞成多尔的意见,说伊拉克和萨达姆是中近东政治平衡中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判断,老布什在4月25日向萨达姆发出了一封友好信件,希望“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关系将有益于中近东的和平与稳定”。

  7月19日,在美国国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伊、科两国的纠纷。国防部长切尼回答说,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对科威特承担的义务仍然有效,“实际上我们将认真对待威胁到这一地区的美国的朋友和美国利益的任何事情”。几乎是在同时,切尼的副手沃尔福威茨在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使节的私下接触中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但是,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国防部发言人皮特·威廉斯却更正了切尼的说法。他力图把记者的注意力从切尼的讲话上引开,说记者引用的切尼的评论不太符合他的本意。7月25日,海军部长加勒特在众议院武装部队海权小组委员会上作证时说,美国在海湾的舰只已经处于戒备状态,但随后他的助手就出来更正。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并未起到威慑萨达姆的效果,反而被解读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摇摆和游移不定。海湾地区新的战争正在逼近。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30分,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向同为阿拉伯兄弟的科威特发动了进攻。几个小时之内,伊拉克的坦克部队如风卷残云般席卷了科威特,从而引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

  当天清晨,在伦敦饭店的一间客房里,正在度假的美国驻巴格达大使艾普里尔·格斯皮打开了电视,突然听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消息,她惊呆了:几天前,她还同萨达姆会晤过,会谈结束后,她对美国控制这一地区的能力充满信心。而此时,战争一夜之间降临,美国政府顿感措手不及,美伊关系从此急转直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