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总装备部某研究所转变观念吸引人才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0:13 解放军报

  高斌宇 本报记者 赵波

  地处北京西郊的总装工程兵某研究所,科研人员不足200人,成立刚满20年,办公楼建在半山坡上,全所没有一块超过一百平方米的平地……

  这样一家科研所,在总装所属科研院所中却是一个“超稳定”单位,基层建设取得了
突出成绩。

  该所一位老专家风趣地告诉记者:“我们之所以安心干事业,是这里‘生才’有道啊!”

  ●昔日求“凤尾”,今日引“鸡头”——激励人才学会“撑杆跳”

  以前,所里到地方院校接收大学生,眼睛总盯着北大、清华等重点名牌大学。

  几年过去,每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招来的人才,时间不长就所剩无几。

  后来,所党委痛下决心,对人才引进重新定位:宁求“鸡头”,不求“凤尾”,把目光转移到二流院校,引进这些院校的拔尖人才。

  退而求其次,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所党委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所孙政委对记者说:“与其招收一流院校的二流人才,不如招收二流院校的一流人才。我们只要抓好在职深造,这些人才很快就会学会‘撑杆跳’,一跃冲到一流方阵!”

  3年前,所党委出台了一系列人才队伍长远建设规划。他们设立了100万元人才培养奖励基金。所里的科研人员在职学习、脱产深造,学费100%报销。所党委充分借助地方教学资源,利用驻地周围高校多的优势,与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培养人才协议,还先后选送11名有潜力的科技人员攻读博士、30名科研人员攻读硕士、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深造。

  目前,该所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比例已经达到46%。

  ●昔日“管人才”,今日“抓服务”——让和谐之风改善“小气候”

  记者来所里采访,正赶上高级工程师孙书鸿、王贵中晋升三级专业技术职务,所里专门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不久前,所里分配办公用房,大家一致提出优先给科技干部安装空调、优先给科技干部购置办公用品,所里还每年拿出50万元,对在科研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奖励。

  “服务是一种高境界的管理。”所党委的这个理念,在该所深得人心。年轻科技干部彭光耀,结婚后始终两地分居,萌发了调走的念头。所里为此派专人为小彭爱人跑调动,经过几番周折,将小彭的爱人调进北京。小彭深受感动,一心扑在科研上,他所负责的工程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贴心的服务,让研究所处处弥漫着和谐之风,形成了良好的“小气候”。科技人员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比一般人更渴望公平、公正,所里每年都有2%的提前晋职晋级名额。所党委决定:成立以科技专家为主的10人评审小组,以专家投票结果确定提前晋职人选。去年,所里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由科研人员推荐、评比出的10名候选人脱颖而出。经专家投票,确定了5名学科带头人。

  ●昔日“挖水渠”,今日“筑龙门”——用“示范效应”引才上门

  记者在这个研究所发现,每年要求来所里工作的人才以十位数递增。许多身在大研究所、名研究所的人才纷纷要求来这里工作。赵云峰原来是装甲兵指挥学院的器材专家,在工程机械科研方面颇有知名度。他对记者说了一段心里话:“待遇固然重要,但一个眼光长远的科技干部,更看重的是干事业的平台,在这里能干大事业,这比什么都珍贵。”

  内行看门道,赵云峰提到的事业平台,反映在该所的人才阵容上,分外引人瞩目。几年来,该所先后有1名同志被评为全军武器装备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同志晋升二级专业技术职务,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3人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强大的人才阵容,好像一座巍峨的“龙门”,吸引更多的“鲤鱼”跃跃欲试,对所外的人才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

  所长孙宏才给记者看一篇有关人才培养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精辟论述:“人才吸引人才最省力,一个人才济济的阵容,是一个科研单位最强大的磁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