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冷战时期中国曾5次遭受核打击威胁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1:24 青年参考 | |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后,不少人开始谈论另一个话题: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理应效仿中国,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中国仍是惟一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的国家。反过来,作出这一承诺的中国,却曾遭受核打击威胁。 2003年3月11日,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发言人孙玉玺:“据《 《洛杉矶时报》的文章,是近年来有关“中国遭受核威胁”的一次最直接的报道。史料显示,在冷战时期,中国曾至少5次遭受核打击威胁。 第一次,朝鲜战争期间。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军开始败退,直至退到三八线以南。“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为扭转战局,曾亲自出面,要求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杜鲁门随后下令秘密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原子弹部件。1951年4月,志愿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后,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美军甚至还在几个月后举行了核战演习,且公开予以报道。 第二次,越南战争第一阶段期间。1954年3月,3000法军在奠边府陷入越南人民军重围,法国将军厄雷飞赴华盛顿向美国人求助。当年5月25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拉什福德上将提议,如果中国军队支持越南人民军进攻河内,美国应立即用原子弹轰炸中国。 第三次,金门马祖危机期间。1955年年初,美国认为中国将对金门、马祖发起总攻,担心美国可能会卷入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之中。美国向中国发出核威胁,称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美国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 第四次,解放军炮轰金门期间。为打击 国民党自1957年以来“反攻大陆”的部署,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开始炮轰大小金门等岛屿。美国很快又举起了核大棒,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文宁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出:“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5个机场各投一枚当量为7000吨-1万吨的战术核弹,观察中国的反应。”第五次,珍宝岛冲突及中苏关系极度恶化期间。1969年3月,中苏两国在珍宝岛发生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等军方强硬派主张准备动用核弹头,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当时的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甚至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美方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苏联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并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遂决定采取某种措施通知中国。1969年10月15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接到报告:中国的导弹基地已进入临战状态,美国也已拟订了同俄罗斯进行核战的具体计划。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相关专题:军事历史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