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英雄王杰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21:02 解放军报

  冮伯友 周朝权 黄建东

  今年是王杰牺牲和“王杰班”被国防部命名40周年。当年王杰是怎么牺牲的?其事迹是如何宣扬出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如何赞扬他的?他的名字为什么与“两不怕”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来到了王杰烈士事迹陈列馆,采访了部分与王杰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回顾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王杰是如何成长的

  王杰是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华固村人,1942年10月出生,从小过继给伯父王儒堂。据王杰儿时伙伴周文福、白书勤回忆,王杰小时候就很崇拜英雄,喜欢听刘胡兰、邱少云的故事。王杰的同班同学孙向玲,现在是山东省金乡县一中退休教师,讲起王杰的往事,仍激动不已:1955年腊月,天气寒冷,同学程强因家庭贫困,身上仅着一件薄衫,上课时冷的发抖,王杰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袄送给了程强。王杰学习很刻苦,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当兵是王杰从小的愿望,他说:“入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1961年8月,王杰如愿以偿,成为坦克某师工兵营一名光荣的工兵战士。刚到部队时,看到有的战友开坦克很威风,他曾一度觉得当工兵不如当技术兵。在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后,他慢慢转变了思想。王杰非常崇尚英雄,在他的日记本上,剪贴着黄继光的画像,抄录有对黄继光英勇献身的一段颂歌。他经常说:“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雷锋等英雄人物学习。”师调查组的同志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大量的充满革命理想的日记。

  1963年4月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活要活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活在世界上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要像黄继光、董存瑞、雷锋那样,把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献给人民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死要死得有价值,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就死得其所,死得光荣。”1964年7月28日,他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1965年5月1日,他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沂蒙山地区施工时,突然暴发的山洪卷走了物资,他第一个奔去抢救;爬险路、钻山洞,他总是不畏艰险,争当先锋;施工爆破,他总是冒着风险抢先装药、放炮。有时出现哑炮,他争着第一个冲上前去排除。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被上级授予“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称号。

  1965年初夏,根据驻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现邳州市运河镇)人武部的请求,王杰所在的工兵营一连派班长王杰担任民兵地雷爆破训练的教员。7月14日,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地雷实爆,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毅然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实爆训练是用炸药包代替地雷进行的)。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王杰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杰的英雄壮举,激起了人们对他的无比崇敬。根据张楼公社和驻地群众的一再请求,部队决定把王杰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公社买来了最好的楠木,请来当地有名的木匠,为王杰做了一口棺材。7月16日上午,当地群众为王杰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方圆几十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和部队官兵,组成了庞大的送葬队伍。一路哭声,惊天动地。

  王杰牺牲后,部队党委根据他的遗愿,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1965年11月4日,王杰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举行隆重追悼大会。

  王杰的事迹是如何宣扬出去的

  王杰的英雄壮举在徐淮大地引起强烈反响。不久《前卫报》和淮海地区《徐州日报》及驻地广播电台,都突出报道了王杰救人的英雄事迹,并刊登了王杰部分日记。1965年9月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了王杰的事迹和部分日记。与此同时,中央各大媒体均报道了王杰的英雄事迹。1965年9月26日,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同志听到广播和看了报纸后,当即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大力宣传王杰的事迹。

  金秋十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展开了,据当时负责新闻媒体接待的人员回忆:10月上旬,70多名记者来到师里,他们为了“争抢”第一手线索,纷纷要求住进部队,王杰生前所在连就住了20多个记者,有的记者与战士同住排房里,有的记者干脆打起了地铺。

  光《解放军报》在一版就发表《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学好人好事做好人好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从雷锋到王杰》等4篇社论,并用12个头版头条、21个整版刊登王杰事迹、王杰日记、王杰诗歌以及全军指战员学习王杰的情况,这种宣传规模在《解放军报》还是罕见的。据不完全统计,仅1965年第四季度,全国各大报刊电台发表与王杰有关的报道多达1300多篇。

  11月17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全军指战员、全国工人、全国共青团员学习王杰同志一心一意为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王杰同志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王杰班”命名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谭启龙亲手将一拥军女工用7天时间赶绣出来的“王杰班”奖旗授予第一任班长侯兴家。

  王杰的事迹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赞扬。毛泽东、

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或发表讲话,或挥毫题词,高度评价王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1965年11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看完王杰写的日记后,还亲笔录下王杰写的一首诗:“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

  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不同场合肯定和赞扬“两不怕”精神。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上说到:“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王杰与“两不怕”精神的影响

  王杰的名字像春风一样吹遍中华大地!王杰牺牲的徐淮大地更是掀起了一股王杰热。以王杰名字命名的“王杰中学”、“王杰小学”、“王杰

医院”、“王杰储蓄所”等在徐州纷纷出现。王杰生活的山东省金乡县华固村改名为“王杰村”。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关怀“王杰班”及王杰生前所在连官兵的成长。1968年3月8日,“王杰班”第3任班长徐汝明在“六兵种两学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82年12月,“王杰班”第10任班长朱永勤光荣出席共青团11大,受到了中央和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到叶剑英元帅家中作客。1992年1月19日江泽民同志亲临王杰生前所在连视察,并欣然题词。

  人民的厚爱,历史的重托,使“王杰班”的战士们感到无上的光荣。40年来,王杰生前所在连始终高举王杰这面旗帜,把“两不怕”精神作为连魂,不断取得辉煌成绩。连队先后荣立二等功9次、三等功8次,连续7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连续13年被军区、集团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去年7月,连队党支部还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王杰班”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南京军区、江苏省委和省政府评为“全国双拥先进集体”、“学雷锋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5次、三等功23次,28次受到党和国家及军委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王杰用生命谱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一代代华夏儿女中传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