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凝聚在英雄的旗帜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 06:48 解放军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精神育一代代兵。

  王杰牺牲40年了,但他留下的“两不怕”精神,成了连队建连育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升华了一茬又一茬官兵的思想境界。

  不同的经历和环境带来了年轻战士不同的价值追求,而“两不怕”精神使他们——

  从崇拜歌星到崇拜英雄

  孙惠鑫是唱着台湾歌星王杰的歌走进连队的。他对班长袁涛说:“歌星王杰是我崇拜的偶像。”

  袁班长看他像个天真的孩子,笑了笑说:“巧的很,我崇拜的偶像也叫王杰,是我们连队的英雄,你知道他吗?”

  孙惠鑫摇了摇头,一脸愕然。袁班长说:“作为一名军人,不知道英雄王杰就太遗憾了,他可是受到毛主席赞扬的人啊!”

  是吗?孙惠鑫找来了《王杰日记和故事选》一书,一遍又一遍地看,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原来还有一个大英雄也叫“王杰”,我应该向他学习。两年后,他入了党,当上“王杰班”副班长。

  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使连队官兵思想活动的差异性明显增强,由此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追求,一些战士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明星”和富贾们的崇拜。去年,该连以“你崇拜的人是谁”为题,对新兵进行问卷调查,有35%的人崇拜歌星,31%的人崇拜大款,而崇拜英雄的仅占5%。然而,随着“两不怕”精神教育的深入,新战士们从思想到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董卫春入伍前在城里打工,因为没有技术特长,一个月只能挣五六百元,他当兵的目的就是学技术,将来好挣钱、当大款。偏偏事与愿违,他被分到与土为伴的工兵连。看到战友们有学驾驶的,还有搞修理的,心里总是痒痒的,几次想调动。可当他发现连队的战友都以王杰“三不伸手”为座右铭,争着让名让利,特别是听到“王杰班”班长主动把学驾驶的机会让给别人后,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他主动调整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决心做一名优秀的工兵。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有脚踏实地的追求。第二年,他在军区组织的专业技术比武中,夺得了“最佳技术能手”,并荣立了三等功。

  “两不怕”精神既是军人战斗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重要体现。连队把它当作建连育人的“传家宝”,每年新兵入伍必须做好几件事:参观“王杰烈士事迹陈列馆”,教唱《王杰的枪我们扛》,读《王杰日记和故事选》,上好一堂“如何做王杰的传人”的课……长期的传统熏陶,对官兵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战士徐羔渭来自浙江萧山,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牧师。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开始信上帝,到部队后,脖子上还挂着十字架,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做祷告。后来,他发现身边的战友讲的是英雄王杰的事,唱的是英雄王杰的歌,学的是英雄王杰的精神,就找来王杰的书看,看着看着,心里亮堂起来,觉得要想有前途,靠祷告是没有用的,只有像英雄王杰那样做人做事。于是,徐羔渭主动把挂在脖子上十字架摘了下来,毅然投身到学习英雄精神的火热实践中,很快被评为训练先进个人,当上了优秀士兵。

  优越的家庭生活使一些年轻战士的意志较为脆弱,而“两不怕”精神使他们——

  从“小皇帝”变成了“小老虎”

  九班战士蒋健是独生子,虽然个头长得比他父亲还高,但从小到大没有拿过扫帚,没洗过衣服,紧张的军营生活,使他难以适应,天天打电话给家人诉苦。母亲放心不下,匆匆赶到连队。见到妈妈,他一头扑到妈妈怀里哭了起来,要求带他回家。

  这样的兵会有出息吗?连队开展传统教育,蒋健从班长、指导员和战友那里一次次地听到王杰的事迹,觉得自己这样怕苦怕累,实在是对不起这个英雄的连队。于是,他痛下决心克服弱点,工作上自觉挑重担,训练中主动找苦吃。一年后,当母亲再次来到连队,他连半个苦字也没有提。看着儿子黝黑的脸蛋、壮实的身体,母亲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今天的战士家庭条件,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兵的自理能力和吃苦意志却弱了。尤其是独生子,人称“小皇帝”,从小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他们到了部队往往一时不能适应。然而,“两不怕”精神使他们一步步走向坚强。

  八班战士陈宝龙也是独生子,在家连母亲杀鸡都不敢看。第一次观摩实爆训练,听到剧烈的爆炸声,吓得两腿发抖。有人见此摇头说:“这么脆弱的人怎么当工兵?”没想到两年后,他成了训练标兵。

  陈宝龙说:“是‘两不怕’精神改变了我。”那段时间,他一次次地用王杰的精神鼓励自己,自觉地在训练中练胆略,一有爆破训练就主动要求上,从而使他由“胆小鬼”变成了“小老虎”。

  许多官兵都在日记本上写道:发扬“两不怕”精神,就是要做到“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

  这是一场工兵埋雷比赛,从全集团军选拔的20名高手正在激烈角逐。只见身材不高的李科挥锹如飞,仅8分钟,就埋下了20个反坦克地雷,一举夺得了比赛第一名。然而,当立功的喜报寄回家时,他父母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小李从成都市入伍,家里条件比较好,刚到部队时,他连自己袜子都不会洗。后来,他以王杰为榜样,苦练军事技术。为了提高埋雷速度,他坚持在坚硬的坦克跑道上练习挖坑,手掌磨得血肉模糊,鲜血染红了锹把。吃得苦中苦,换来硬功夫。

  3年来,王杰连35名独生子、56名城镇兵、9名家中资产超过百万的战士,人人争先创优,个个要求进步,其中9人先后被军区、集团军和师评为“小老虎式战士”。

  因种种原因未能迈进大学门的年轻战士,缺乏成才的自信,而“两不怕”精神使他们——

  从普通士兵到“现代化王杰”

  1984年,数学家华罗庚来到王杰生前所在连,挥毫写下“向王杰同志学习,立志做一个现代化的王杰”。连队官兵铭记这位数学泰斗的勉励,学用科技,攻关克难,在“现代化王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战士袁涛,来自山东潍坊,因学习成绩不好,连高中也没考上。父母怕他在社会上学坏,只好把他送到部队锻炼。然而,一到连队,小袁就被学习成才的浓厚氛围感染了。他想,只要有王杰的“两不怕”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在连队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袁涛自费买来《WIN鄄DOWS入门》、《FLASH制作》等十多本书籍,开始钻研电脑知识。休假时,他还自费上了电脑培训班。仅仅两年时间,他不仅学会了计算机各种操作技术,还掌握了网页制作、排除故障等技能,成了令人称道的电脑“小专家”。2002年,连队把建设局域网的任务交给他,他带领战友们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了任务。2003年,他被连队任命为王杰班第24任班长。不仅如此,他还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去年,又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荣立三等功。

  王杰生前所在连的战士入伍时与其他连队的战士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专长和本领,文化水平同样参差不齐,但几年之后大多成了才,奥妙何在?指导员徐荣国如是说:是“两不怕”精神造就了一批当代“王杰”。

  张波没有考上大学,父母非常失望。于是,把他送到了部队。临走时,父亲对张波说,不求你有功,但求你无过,干两年平平安安回来就行。刚到部队那阵子,张波抱着混两年的念头,工作漫不经心。可时隔不久他变了,战友们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感染了他。张波一边读王杰的日记一边想:别人都想成才,我为什么这样碌碌无为呢?王杰的事迹为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他很快在连队崭露头角:当年就评上了专业技术能手,第二年入了党,第三年还当上了班长。

  连队担负某新型模拟电子探雷器试训任务,上级要求3个月编写出教案,并准备在“全军军兵种科技练兵现场观摩会”上进行演示。这是一道难题。连队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波。张波带领全班战士查阅资料,打电话向技术人员咨询,登门到爆破协会请教,很快就攻下了难关。全军军兵种科技练兵现场观摩会上,张波作为唯一的战士教员,带领全班进行了“某新型模拟电子探雷器的操作与使用”汇报演示,受到了军区领导的表扬。此后还应邀到兰州军区机关进行示范教学。

  在“两不怕”精神的培育下,普普通通的士兵变成了“电脑通”、“网络专家”、“技术能手”等。精确爆破是工兵训练中的难题。硕士排长王光伟等人大胆尝试,采取电脑编程,用半年时间,设计出“工兵地爆分队爆破设计方案系统”软件,实现了爆破作业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工兵分队的作战能力。近年来,连队一批“现代化王杰”先后革新和研制出了20余项训练器材,其中有7项被南京军区推广。(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