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奋斗历程回眸(上篇)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9:10 解放军报

  神舟风雨飞天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奋斗历程回眸(上篇)

  本报记者 李选清 赵波 武天敏

  115个小时,遨游太空5昼夜;325万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4个来回……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用壮美的轨迹告诉世界:

  ——从2003年杨利伟代表中国人首次叩响天宫之门,到中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仅仅用了两年。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仅仅用了13年。

  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跨越,更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一条让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的飞天之路,承载着横空出世的中国飞船,从华夏大地飞向浩瀚太空!

  ●决策篇:从“863”到“921”——神舟,从中南海起航

  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5天5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两次走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

  10月12日上午,胡锦涛亲临飞控大厅,观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实况。

  10月15日下午,胡锦涛再次来到这里,亲切问候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

  饱含深情的瞩望,超乎寻常的关切,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世界,也在凝神观望。从这里回溯,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神舟解缆起航的港湾。

  1961年,苏联用“东方”号飞船把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上了太空。外层空间,从此成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疆域”。

  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作出了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

  20世纪80年代,世界航天热潮奔涌,各国都相继提出了各自的航天高技术发展计划。

  扑面而来的航天热,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1986年3月3日,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仅仅两天之后,3月5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从此,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以“863计划”为代号。

  正是“863计划”的实施,使我国载人航天研究重新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计划。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审议《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被命名为“921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注工程的进展和质量。1998年11月10日,江泽民来到北京航天城考察,亲切鼓励正在训练的航天员。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顺利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江泽民立即给载人航天工程主要负责人打电话,向参加试验任务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2002年3月25日,江泽民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导和观看神舟三号飞船发射。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载人航天工程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2003年10月15日凌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夕,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航天员壮行。

  2003年11月7日,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说:发展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决策。11年的实践证明,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005年9月23日上午,就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起航的20天前,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情况和实施意见汇报,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内容新、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务必要精益求精,确保成功。

  ●创新篇:用独特核心技术弥补差距——13年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

  当中国人迈开走向太空的脚步,世界航天大国已经阔步前进了30年!

  到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美国已经进行了200多次载人航天飞行,把900多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中国航天人别无选择,必须起步就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载人飞船开始研制的时候,正当俄罗斯“联盟TM”飞船问世不久,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轨道舱可留轨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一出世就能和世界最先进的飞船并驾齐驱。

  神舟飞天赖神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组织了300多项技术攻关,进行了350多次试验,在长征2-F火箭上采用了55项新技术,其中10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运载火箭技术的国家。

  1994年7月3日,载人航天发射场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破土动工。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在世界航天界独树一帜。

  1994年10月28日,北京航天城开工奠基。仅用300多天,一个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控制计算、飞行控制于一体的现代化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宣告落成。中国新一代航天测控网,仅用5个陆基测控站、3个活动测控站、4艘测量船,使我国拥有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测控网。

  发展载人航天,目的在于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空间应用系统的科技人员先后研制出135种、188件船载科学仪器和设备,开拓了我国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天文观测、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与预报、流体物理6大科学领域。

  神舟飞船着陆场系统,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世界第三个航天员搜救系统。航天人创造性地采用了高度集约系统优化设计,仅用相当于美、俄发展载人航天初期搜救力量的十分之一装备,就能圆满完成搜救任务。

  早在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上马时,航天人就同时启动了选拔培训航天员、设计生产空间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设备、开展医学监督保障研究、研制航天服、航天食品等多项工作,在短时间内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建成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航天员中心。

  中国航天人的步伐,洋溢着与时俱进的风采。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送上太空。此后,又有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3艘无人试验飞船相继遨游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奔向太空的时候,一个数据令世界惊叹:短短两年间,中国航天人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运用的新技术达到100多项!

  世界读懂了中国的选择——惟有拥有自身的独特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航天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尽管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已经获得了一张跻身“一流公民俱乐部”的入场券!

  ●质量篇:10万人的工程无失误——一切隐患“归零”的奇迹

  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看到茫茫戈壁滩上,矗立着一口“警示钟”,上面铭刻一次事故的经过——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前几天,因一次误操作,火箭箭体被撞伤。

  这道伤痕,永远铭刻在航天人的心头。一个教训如警钟长鸣——质量,是载人航天事业的生命!

  天路迢迢,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飞向太空的每一步都慎之又慎。

  在一次发射前的现场测试中,技术人员发现飞船有一个设备异常。这个设备,正好在飞船返回舱的密封大底里头。当时,大底所有的爆炸螺栓都联好了,一旦拆动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果断决定:拉开返回舱大底,同时提出的条件异常苛刻:大底要开,故障要排,不许拆坏!

  大底被小心翼翼地打开,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一根信号线在合大底时被压断了!

  13年间,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箭载计算机,是用来指挥和控制运载火箭的“大脑”,可靠性指标要求达到0.9998,也就是说在火箭一万次飞行中,计算机出现差错不能超过两次。科技人员们竭尽心智,自主设计了国际先进的“冗余容错技术”。如果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立即有备份计算机继续控制火箭完成飞行使命。

  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获悉,历次神舟飞船发射任务,中心都要对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头、火箭系统1160个对接插头、412件火工品逐一检查核对3遍以上,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状态参数表格化管理”,做到“不下错一个口令,不做错一个动作,不减少一个项目,不漏掉一个数据,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是载人航天事业的真理。2001年8月,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准备进入关键时刻,测试人员对飞船测试时,突然发现返回舱一个专用插座有两路信号不通。这类的插头有20多个,算起来有1400多个接触点。

  成功才是硬道理。指挥部一声令下,技术人员奔波一个多月,跑遍了全国的生产厂家,赶制新的产品,再逐一导通,确认完全接触良好,飞船才重新进入发射场。

  不依不饶,穷追不舍,航天人就是怀着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查找隐患,直到万无一失。

  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联调测试阶段,一个重大的隐患,被22岁的检测员王海涛“归零”。他发现,控制火箭飞行姿态的速率陀螺卡榫方向异常。经检查,是技术人员把手工图纸输入计算机时,把一个希腊字母“Ψ”输成了“Φ”。尽管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但足以造成火箭上天后姿态控制紊乱,导致发射失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13年来,10万航天人就是这样如履薄冰,殚精竭虑,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万无一失”倾注了全部精力。

  ●人才篇:13年换了一代人——伟大的事业造就济济英才

  2003年1月20日下午,航天科技战线的几位新人相邀一同看望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

  他们中,有41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40岁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和39岁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

  年过九旬的钱老非常高兴。他说:“你们都很年轻,干的事情比我们那个时候还大!”

  时隔两年,人们又惊奇地发现,主持神舟六号七大系统的“老总”们,又换了一批“新面孔”。他们绝大部分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都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都是在参与从“神一”到“神五”载人飞船工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专家。据统计,“神六”七大系统的“老总”比“神五”平均年轻5岁。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英才,又造就和催生一代英才。

  火箭专家黄春平退居幕后之前,就把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的接力棒,交到了比自己小24岁的年轻人刘宇手中。在媒体见面会上,43岁的刘宇笑道,“虽然在座的是采访航天的老记者,但我相信几乎没有人见过我。”

  张育林、尚志、张柏楠、陈善广……“神六”任务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起承转合,见证了新老两代航天人的交接。

  然而,仅仅在13年前,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1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3年来,发射场系统获得的军队级、国家级科技成果,相当于前40年成果的总和。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崛起在攻关一线。现在,发射场系统技术干部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队伍,在神舟六号测控任务中创造了骄人成绩:飞船返回舱的实际落点距离理论落点不足2公里!

  如今,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中,35岁以下中级以上的技术人员占到了整个队伍的80%以上,一批三四十岁的专业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张庆伟、袁家军、雷凡培,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告诉记者:“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和发展,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培养了一批跨世纪的人才。我带着一个团到俄罗斯去,俄罗斯的老专家们一看到我带去的这些年轻人,他们感觉太羡慕了——中国的航天事业13年换了一代人!”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垂直转运现场,年逾七旬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来了,满头白发的前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来了,他们站在高耸云天的火箭下,深情地环视着满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来了,他凝视着高高的发射架,那是当年托举自己飞向太空的塔架,如今又要把两位战友送上太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