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京剧《沙家浜》诞生的来龙去脉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6:38 解放军报

  沙家浜,是抗日战争中催生“芦荡火种”的革命摇篮。近日,笔者随几位当年曾在沙家浜战斗过的新四军老战士,来到这座风景如画的江南名镇,探寻京剧《沙家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熟悉京剧《沙家浜》的人都知道,该剧塑造了“18棵青松”即18位新四军伤病员的光辉形象。但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笔者发现,这里记载着的却是36名新四军伤病员的姓名

  “36”为何变成“18”?1939年,由闽东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六团在阳澄湖畔留下一批伤病员,由沙家浜一带的抗日群众负责掩护。那时正值秋雨连绵,湖水暴涨,夜间,隐蔽在芦苇荡中的一名伤病员被水冲走了。为了安全起见,身负重伤的参谋长夏光主持召开会议,对全体伤病员进行登记,总共有36人,这就是名列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36名伤病员。曾有报道称,当年剧作家文牧把36名伤病员的故事定格在18名伤病员的舞台形象上,或许是受到“新四军十八旅”这一部队番号的心理暗示。但据上海沪剧院艺术室主任褚伯承讲,将36位伤病员改为18位,是因为受舞台演出的限制。而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名字中的“光”字,就取自参谋长夏光的“光”。

  沙家浜镇的群众至今都还记得,有一次,日军和汉奸残酷封锁芦苇荡,粮食和药品无法送进湖去。东来茶馆老板胡广兴的侄子胡小龙潜在水中,把岸边一只小船推向湖中。日本鬼子忙问怎么回事,群众回答:“起风哉,绳子断了!”胡广兴连忙跳下水装作去追船,可游了不到十丈,忽然大喊救命,随后挣扎着爬上岸,说水急得很,追不到船,鬼子只好气急败坏地走开了。就这样,小船悠悠驶向湖心的芦苇荡,连夜把36名伤病员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辽阔幽深的芦苇荡,成为新四军伤病员绝好的隐身之处,也是日伪军望而生畏的水上禁区。而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和“沙奶奶”,就是广大抗日群众的典型代表。

  现代京剧《沙家浜》由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这其中还有一段领袖、作家和战士联手打造艺术精品的佳话。1958年二、三月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编剧文牧受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启发,打算写一部反映新四军坚持抗日斗争的戏。因感到缺乏部队生活,于是邀请从二十军文工团转业来的沪剧团副团长陈荣兰合作。他们依托新四军老战士崔左夫写的《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最终创作出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后改名为《芦荡火种》。

  1964年,《芦荡火种》晋京会演,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首长观看了演出。毛主席看了《芦》剧后,提了如下几点意见:“兵的音乐形象不饱满;后面要正面打进去,现在后面是闹剧,戏是两截;改起来不困难,不改,就这样演也可以,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北京京剧院剧作家汪曾祺对剧本进行了改编,把郭建光作为全剧一号人物,把刁得一由教官改为参谋长,把新四军战士乔装参加胡传魁婚礼伺机歼敌,改为飞兵奇袭正面打入沙家浜,使原剧从以地下斗争为主变为以武装斗争为主。至此,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成为新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红色经典。(来源:解放军报第5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