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20周年 > 正文

李祖基:台湾建省的历史进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5:08 新浪军事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李祖基

  今年10月12日是台湾建省120周年的纪念日。从我国的边疆海岛到一个正式的行省,台湾走过了一段十分不寻常的历史路程。

  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投降,结束了海峡两岸之间一度分裂对峙的局面,国家实现
了大一统。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成千上万的闽粤移民以各种方式渡海来台,他们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开垦荒埔,兴修水利,原来蛮烟瘴雨的榛莽斥卤之地渐渐变成“糖谷之利甲天下”的鱼米之乡。台湾所产的米、糖等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源源不断运销大陆,并从大陆地区输入台湾所缺少的纺织品和其他日用手工业品。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经济关系。台湾市场已经成为全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地方经济也经成为全国经济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乾隆二年四月十一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金上奏清廷,首次提出了台湾建省的主张。吴金在奏折中称台湾虽弹丸一府,而控制外洋,近则为江浙粤闽之保障,远则为燕齐辽等之应援,南北万里,资其扼要,建议清廷“将台湾另分一省,专设巡抚一员,带兵部侍郎衔”以资弹压,以重海防 。吴金在此时提出将台湾另分一省的主张并非其一时心血来潮之作,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的。其一是乾隆初年,台湾的汉人居民已由原来的3万余人增加到45万多,行政建置也由一府三县增为一府四县二厅 。其二是台湾地区社会动乱开始增加。远的如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贵起义,起义军一度曾经攻占了台湾府城。近的如雍正九至十年间发生的大甲西社 “番变”,北路彰化、淡水等地方遭受很大摧残,“被焚房屋约有八千余间,被杀百姓约有二百余人,义民衙役约三十余人” 。后来清廷从大陆调来军队方才将动乱平息下去。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皆因地方官平时既不能抚循,临事又不能绥辑,一味欺隐废弛酿成事故者;惟文职为尤甚”;且台湾远隔重洋,督抚不能巡历,益可任其朦混 。吴氏虽未到过台湾,然因有亲友在台服官,留心访察,故对此种情形得以备悉其详。尽管同年四月十五日清廷以台湾“弹丸之地,所属不过一府四县,而竟改为省制,于体不可,于事无益。吴金此奏应无庸议” ,而驳回了这一奏议,但吴金的建议应是台湾建省的最早建议。

  由于大陆移民的不断迁入,到嘉庆十六年前后,台湾的人口已增至近200万人 。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五口通商。物产丰富、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台湾不可避免地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台湾与牛庄、潮州等作为新增辟的通商口岸对外开放,列强的势力直接进入台湾。清政府限制大陆人民渡台、禁止人民进入内山“番地”等消极的治台政策和海疆防务的废弛,给了列强可乘之机。同治七年,先后发生了美国商船在台沉没以及英、德商人占垦大南澳等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事件。接着,日本更以琉球遭风船民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为借口,于同治十三年悍然出兵,在台湾南部瑯嶠登陆,对牡丹社等高山族大肆烧杀,并在当地修路建房,意图久占。虽然此次日本侵台事件最终由中日双方通过外交途径获得解决,但对中国朝野震动极大。当时担任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沈葆桢认为日兵退后“虽外患暂平,旁人仍虎视眈眈,未雨绸缪之计正在斯时” ,主张应以办理日军侵台的善后事宜为契机,痛改过去因循守旧的做法,努力开创台湾建设的新局面。同时还指出:“惟此次之善后,与往时不同。台地即所谓善后,即台地之所谓创始也” 。他首先上奏清廷,建议揆度时势,因时变通,实行开山抚“番”,将从前不准内地民人渡台、不准台民私入番地和贩卖铁、竹等“一切旧禁尽与开豁,以广招徕” ;其次,重新规划台湾的行政建置。在台岛南端增设恒春县,析原淡水厅为新竹县和淡水县,改噶玛兰厅为宜兰县,在鸡笼口岸增设基隆厅,并设台北府以统辖之。全台的行政区划增为二府、八县、四厅,规模渐趋完备;第三,购置武器,修筑炮台,加强防务。为了有人能主持百事待举的台政大局,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沈葆桢向清廷上《请移驻巡抚折》,提出:“综前后山之幅员计之,可建郡者三,可建县者有十数,固非一府所能辖。欲别建一省,又苦器局之未成。而闽省向需台米接济,台饷向由省城转输,彼此相依,不能离而为二。……臣等再四思维,宜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移福建巡抚驻台,而后一举而数善备” ,折中还逐一列举巡抚驻台的十二条好处。此折经吏部与总理衙门会议后,虽然同意“准将福建巡抚移札台湾地方”,但因闽省督、抚存有不同意见,清廷最终不得不于光绪元年十月三十日下颁的谕旨中提出折衷的办法,称:“巡抚有全省地方之责,自难常川驻台。五凯泰拟于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庶两地均可兼顾,即着照所请办理” 。

  尽管清廷在闽抚驻台一事上作出折衷的出决定,但福建巡抚毕竟有其全省事务需要办理,况且台省之间又有重洋隔阻,半年驻台,省台兼顾,在实行上确有不少困难。光绪二年春,新任巡抚丁日昌到闽后即因忙于整顿吏治和救灾而无法分身渡台。同年十月,丁氏上专折密陈《台事速宜统筹全局》疏,指出:“台湾洋面居闽、粤、浙三界之中,为泰西兵船所必经之地,与日本、吕宋鼎足而立,彼族之所耽耽虎视者,亦以为据此要害,北可以扼津、沽之咽喉,南可以拊闽、粤之脊膂”。“台湾若不认真整顿,速筹备御之方,不出数年,日本必出全辐射能图规取,其时恐不止如前时尚能以言语退敌也” 。同时他还附上《省台远隔重洋难以兼顾》片,列举巡抚兼顾省台的种种不便和困难,要求清廷“速派威望素著知兵重臣,驻台督办”,“以免道旁筑室,徒托空言” 。

  为了解决省台难以兼顾这一难题,侍郎袁保恒于十二月在《密陈夷务疏》中提出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的主张。疏中分析:“福建之台湾地虽僻处海澨,而物产丰富,为各国所垂涎。倘为夷人盘踞,由南北洋沿海各处轮船均数日可达,出没窥伺,防不胜防,我无安枕之日。加以民番逼处,区划尤难。”因此他认为台湾“非专驻重臣,镇以重兵,举其地民风、吏治、营制、乡团等事实力整顿,洽以德意,孚以威信,未易为功。若以福建巡抚每岁驻台半载,恐闽中全省之政务,道里悬隔,而转就抛荒,台湾甫定之规模,去住无常,而终为具文,甚非计之得也。查直隶、四川、甘肃各省皆以总督兼办巡抚事,可否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常川驻守,经理全台。其福建全省事宜归总督办理。庶事任各有攸司,责成即各有专属,似于台湾目前情形不无裨益” 。袁折于光绪三年正月十三日在京报上刊出,李鸿章阅后认为“袁葆恒请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虽事有专属,而台事兵事、饷源宜与省城呼应一气,分而为二,则缓急难恃,台防必将坐困,亦非计之得者”,而在《筹议台湾事宜折》中表示反对 。当时《申报》等社会舆论也认为此事“窒碍难行”、“设一巡抚仅管一府之地,……似亦不成政体” 。总理衙门最后对袁折加以议驳,台湾分省的方案又一次被否定。

  光绪十年爆发了中法战争,法军采取“据地为质”的策略将战火扩大到闽台地区,光绪十年闰五月,清廷派淮军名将、一等男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率兵援台。法军利用其海上优势,在马江海战中重创福建水师舰队,炮毀马尾船厂,并先后占领基隆和澎湖,封锁台湾海峡。刘铭传在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团结全台军民,坚持抗战,给敌军以沉重打击,挫败了法军占领台湾的企图。光绪十一年二月战事结束后,清廷诏沿海沿江督抚“切实筹办善后,为久远可恃之计”,进行加强海防的讨论,而建设海军、加强台防则成为本次讨论的重点。同年六月十八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的左宗棠上《为台防紧要,关系全局,请移驻巡抚以资镇摄而专责成》折。左氏在折中回顾总结了过去十年中各方先后提出的“巡抚分驻”、“省台兼顾”、“简派重臣”及“建省分治”等方案的利敝得失,指出:“均不如袁保恒事外旁观,识议较为切当”;认为台湾“孤注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甚非鲜浅,……非有重臣以专驻之,则办理必有棘手之处”;所以,他建议“惟有如袁保恒所请,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所有台澎一切应办事宜概归该抚一手经理。庶事有专责,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 。为了打消清廷在台湾分省后对台米运贩及台饷接济等问题上的顾虑,左宗棠在奏折中还针对以往沈葆桢、李鸿章等人所提 “闽省向需台米接济,台饷向由省城转输,彼此相依,不能离而为二”、“台事兵事、饷源宜与省城呼应一气,分而为二,则缓急难恃,台防必将坐困”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台湾“产米甚富,内地本属相需,然谓分省而接济难通,究不足虑”,“查台地未经开辟以前,如福州、兴化、泉、漳各属食米概由广东、浙江两省客商源源运济。我朝天下一家,凡各行省向无遏粜之举。以台湾与内地祇隔一水,便于贩运,焉得存彼疆此界之见,因分省而遂致阻挠,此固事之所必无者也” 。“若协济饷项,内地各省尚通有无。以台湾之要区,唇齿相依,亦万无不为筹解之理。拟清于奉准分省之后,勅下部臣划定协饷数目,限期解济,由台湾抚臣督理支用,自行造报,不必与内地相商,致多牵掣” 。

  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颁下懿旨:“海防善后事宜,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衙门王大臣会同李鸿章事务妥议具奏,醇亲王奕譞一并与议。所有左宗棠等条奏各折片均著给与阅看” 。

  大臣们对左宗棠等人相关奏折进行传阅、会议后,于光绪十一年九月五日(1885年10月12日)由奕譞、世铎、奕劻、李鸿章等十六人联衔上《为钦奉懿旨会议具奏事折》,对建设海军和加强台防等重大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各大臣一致认为:“目前自以精练海军为第一要务”,“北洋屏蔽畿辅,地势最为扼要,现在船只亦较他处稍多,拟请先从北洋开办精练水师一枝,……拟请特派王大臣综理其事,并于各疆臣中简派一二人会同办理” 。奏折也同意左宗棠请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的主张,称:“臣等查台湾为南洋要区,延袤千余里,民物繁富。自通商后,今昔情形迥异,宜有大员驻札控制。若以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以专责成,似属相宜,恭候钦定” 。同日,清廷以慈禧端祐康赜昭豫庄诚皇太后的名义发布了准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的懿旨,称:“醇亲王奕譞等《遵筹海防善后事宜折》内奏称‘台湾要区,宜有大员驻札’等语,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札。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议,奏明办理” 。历时多年的台湾建省一事终于确定下来。

  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既是本身的开发、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加强海防建设,防御外来侵略的需要。这从同日发布的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的另一道上谕可以看出端倪。台湾建省之后,刘铭传任首任台湾巡抚。在这位眼光远大、思想开放、能力杰出且富有实干精神的官员的领导之下,台湾在军事、行政、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建设和改革,成效卓著。全台的行政建置也增加为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四厅。短短数年之间,台湾由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我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

  利用电脑多媒体设备展示清内阁档案中有关台湾建省的珍贵资料:(1)内阁学士吴金的《台湾地方请添设巡抚弹压,以重海防折》(抄件)(2)钦差大臣沈葆桢的《台地善后势当渐图,番境开荒事关创始,请旨移驻巡抚以专责成,以经久远事折》(清宫月折档抄件)(3)袁保恒的《密陈夷务疏》(4)左宗棠的《为台防紧要,关系全局,请移驻巡抚以资镇摄而专责成折》(原件)(5)奕譞等《钦遵懿旨会议具奏事折》(清宫月折档抄件)(6)慈禧太后关于台湾建省的懿旨(长本上谕档抄件)

  (作者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相关专题: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20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