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海军驻沪某雷达修理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48 解放军报

  调整视角聚英才——海军驻沪某雷达修理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纪事

  吴寒月 本报特约记者 徐锋 本报记者 钱晓虎

  不足百人的海军驻沪某雷达修理厂,用全新的视角育人用人,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千余项科研创新成果,成为新型舰艇维修保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老把式”

  前年底,服役不久的某新型舰艇通信系统突然出现故障,工厂派出一名“老把式”赶往部队,捣鼓了半天还是败下阵来。

  “老把式”败阵,给工厂带来不小的震动:在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修理人才的技术“保鲜期”已明显缩短,党委决定改变思路,为维修骨干的技术“保鲜期”延寿。

  一艘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舰艇下水在即,工厂马上派人与生产厂家联系,派出修理骨干到生产厂家学习实践。然后,他们采取先理论后操作、先基础后应用的升级学习法,对全厂修理骨干进行培训。

  在实行超前培训的同时,他们还将长期培养与定期培训相结合,采用脱产与在职并举、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补充的方式,每年推荐修理骨干到军内外院校、科研院所学习深造。不到两年的工夫,工厂的修理骨干55%以上提高了学历层次,52%以上通过了

计算机等级考试,10%以上可以完成两门以上专业的修理任务。

  东海的惊涛见证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演练:新型战舰在搜寻目标的关键时刻,某型设备出现故障,对抗只得暂停。随舰出海的工厂修理骨干运用刚研制出来的故障分析系统排查原因。结果发现:装备没有任何故障,属于操作上的问题,演练继续进行并取得成功。在返航停靠码头前,围绕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工厂的技术骨干又梳理制定了11种排故预案,受到舰艇官兵的好评。

  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初生牛犊”

  去年初,正在厂修的某新型舰艇突然接到提前试航的通知,而艇上有几部电台经过测试发现故障。专门负责电台修理的骨干杨云明此时正在外地出差,即使立即返回,也赶不上在试航前将电台修复。

  工厂领导急得直冒冷汗,一筹莫展。这时,刚从海军电子工程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张炜悄悄地找到厂领导:“我来试试”。张炜平时并不显山露水,一些人也不放心:“这是新装备,万一修不好怎么办?”但此时别无选择。张炜临危受命,背水一战。经过30余小时的奋战,电台故障被一一排除,舰艇按时间节点顺利下水试航。

  新骨干攻克“拦路虎”,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反思:以前总觉得本单位缺少人才,其实是缺少发现人才的慧眼;以前有事总是找技术尖子,这不利于提高其他骨干的攻关能力。

  前几年,工厂专门成立了由各专业技术尖子组成的突击小分队,在时间、经费等方面都重点给予保障。如今,厂党委决定解散突击分队,将技术尖子全部分配到各部位。随后,他们建立了全厂人才信息库,一些长期默默无闻修理的技术能手,被列进了人才库名单。初中毕业就进厂当修理工人的虞天明,压根儿就没把自己当成过人才。工厂委任他为新型舰艇指挥控制系统主修。他不负众望,先后取得了“某型装备自动检测仪”等16项科研成果。

  用关爱的眼光看待“领头雁”

  高级工程师费全荣,在自动化与电子对抗专业修理保障和科研攻关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然而,他却向厂党委提交了转业报告。

  原来,费全荣是原自动化与电子对抗专业部门主任。去年,上级党委决定由他担任工厂技术顾问,费全荣一下子感到很失落。

  党委“一班人”了解到情况,马上靠上去做工作。在修理任务和重大科研决策上,工厂党委请他参与;碰到修理难题和攻关碰到阻力时,工厂党委请他出马。去年夏天,厂里建设经济适用房,党委提前分给他全厂唯一的一套师职干部住房。党委的真情关爱打动了他,他很快走出心理低谷,抖擞精神投入工作。

  许庆芬,指挥控制系统修理专家。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产生了调动的念头。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党委积极协调解决其家属随调事宜;他常年出海伴随保障,工厂派人赴福州帮助搬家;家属刚随调,住房有困难,工厂特事特办很快协调解决。许庆芬收回了自己的调动申请,更加忘我地投入修理和科研一线。去年9月份,他独自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两年来,不少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厂党委帮助下一一解决,修理厂形成了“争先恐后抓保障、发奋图强创业绩”的良好局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