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部转变观念依托市场培养高素质士官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07:53 解放军报 | |
本报讯 韩海峰、记者高志文报道:10月初,在第二炮兵某部大型特装车辆修理现场,7名士官身手敏捷,技术全面。现场组织指挥的部队长朱学华高兴地说:当初党委下决心投资20万元培养这7名士官,值! 近年来,上级给该部配发了大批现代化的特装维修设备。由于知识老化、技术滞后,官兵对这些新装备只能进行简单操作,严重影响了新装备保障功能的发挥。为尽快提高官 外送人员无功而返,引起了该部党委“一班人”的深思。核心技术都有 知识产权,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培训。就拿当今焊接专业顶尖的氩弧焊技术来说,一瓶气体近千元,一盒焊条也要几百元,企业难以无偿传授。为此,该部积极转变观念,把育才的眼光投向市场。经过市场调研,该部一下子拿出20万元,把7名士官送到某大型桥梁厂,学习氩弧焊、特种车钻等部队特装维修急需的技术。经过1年的系统学习和岗位培训,7名士官全部掌握了车、钳、焊专业的技术。一期士官田建刚以前只会普通金属焊接,现在他熟练掌握了氩弧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两种高级焊法,三级士官杨俊峰则掌握了钳工的装配划线技术,一个人就可以包揽部队钳工方面所有的高难精细活。7名士官回到部队后,在特装维修上很快独当一面,一度制约特装维修的技术难题,随着他们的上岗迎刃而解。在此次大型特装维修任务中,他们不仅确保了维修质量,而且为部队节省了以往聘请地方专家的费用10多万元。 编余小议 要算战斗力这笔账 ●徐双喜 花20万元送7名士官外出学习技术,值不值?读了第二炮兵某部的这则新闻,禁不住想与大家一起算笔账。 对基层部队来说,一次拿出20万元经费培训士官,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有了自己的人才,仅一次演练就可节省聘请地方专家的费用10多万元。如此算来,只要两次演练,这笔“买卖”就可保本,以后都是“净利”。当然,军队要时刻准备打仗,我们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战斗力这笔大账。想方设法为培训人才拓宽渠道,从而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这是用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