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弥补历史缺失 连战祖父连横《台湾通史》大陆出版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18:28 北京晚报

  刚刚卸任的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的终生巨制《台湾通史》,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台湾通史》为台湾史学家连横所著,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连横积数十年之力,游历大江南北搜集史料,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写成此书。

  此书时间从隋朝大业元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横跨1290年。全书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从最早到达台湾的开拓者,到清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志士将领,凡有
关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物产、风俗、人物等都有论列,是写台湾的第一书。

  由于《台湾通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在今年两岸加强沟通的情况下,该书在祖国大陆的出版具有深远意义。

  “横不敏,昭告神明,发誓述作,兢兢业业,莫敢自遑。遂以十稔之间,撰成《台湾通史》。”这是被收入台湾中学国文教材的《台湾通史·序》的一部分,几十年来,此文遍行全台,同时也造就了连雅堂(连横之号)在台湾地区中等以上教育阶层里的高知名度。这样的身后盛名,在祖国大陆竟鲜有所闻,实在是历史弄人。甭说连横和《台湾通史》,单就宝岛台湾,我们对其历史又知之多少?也许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阿里山、日月潭,但当我们历数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之时,你是否惊觉:原来我们对台湾的一切,竟然陌生得有如无知。

  被尊为“台湾太史公”的连雅堂和他的煌煌大著《台湾通史》,正可以帮我们补上这些历史的缺失。《台湾通史》煌煌60万字,在以往版本中都是分册的,这次广西人民版是精装全一册,分量很重,可以说是大陆了解台湾的第一书。

  此书模仿《史记》的体例,可见连横的雄心。但是纵观全书,却能看见与以往正史不同的风景。正史之轴是政治史或者帝王史,而《台湾通史》从记述比例看,似乎更侧重台湾风物史,因此基本上是以民本为轴。尤其是“风俗志”、“工艺志”、“宗教志”、“农业志”,可从中看到台湾自古以来的风情画,一般读者仅仅抱猎奇欣赏的态度去看,就足以让你留连忘返。而对史学者来说,对一草一木认真的态度,使得台湾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用放大镜看过一遍,像观看一卷清明上河图。

  确实,《台湾通史》是史学的“清明上河图”,在连横的眼里,上至将士列传,下至庶民工艺,都非常认真描摹刻画。这种民生民本的史学观,使得这部史书精致、细腻,可以从各个角度研读。常说,从巴尔扎克的小说里我们能读到法国当时的一切风物,这是从文学中读到史学;而《台湾通史》中,我们可以从史学中读到文学和艺术。这是一切平等的著作里我们能够看到共通的东西。

  当然,政治因素在这部书里更为复杂。连横作《台湾通史》时,台湾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写这部著作的最直接目的是“冀维民族精神于不堕。”他说,“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台湾人却不知自己的历史,“岂非台人之痛欤”?因此,才有自序中所言的“横不敏,昭告神明,发誓述作,兢兢业业,莫敢自遑”。他提醒台湾人民说,在日寇统治之下更要“追怀先德,眷顾前途,若涉深渊,弥自儆惕,呜呼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义勇奉公,以发扬种性,此则不佞之帜也”。从中可以看出,连横修史不仅在于文化的载录传承,更重要的是要昭示他的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

  《台湾通史》出版后,曾得到很高评价。国民党元老张继称其是“以子长、孟坚之识,为船山、亭林之文”;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有感于连横的爱国思想,赞扬他为“英雄有怀抱之士”,并称赞《台湾通史》中的爱国思想是“民族精神之附,为必传之作”,并为之作序;台大教授陈昭英评价说:《台湾通史》是台湾人贡献给中国人文传统之最具分量的经典!

  褒扬不断的同时,岛内也有一些批评之声。然而连横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身份存在于1878至1936年的特定历史时空,有其独特性和局限性,但他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文运绝续的时代,能够一发千钧,起而肩之,实不愧为“操行坚贞,器识沉远”的爱国之史家、士人之楷模。

  《台湾通史》,连横著,广西人民出版社。朵渔

  怎样看待《台湾通史》的不足

  徐博东 陈星

  连横的《台湾通史》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叙述了从隋大业元年(605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横跨1290年的历史时空,将包罗万象之内容纳入88篇之中。全书既体现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经济、法律、典仪、文化、宗教等方面一脉相传的历史渊源,又突出了台湾地区的地方特色。

  当然,《台湾通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史料的考据上,由于时间和客观条件所限,作者对很多史料没能进行详尽和细致的考证,所以存在一些错误。二是作者在写作《台湾通史》时,在体例上将台湾史作为“国别史”来处理,也不正确。当然,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由于台湾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连横这种处理方式是继承了抗日先贤的斗争精神,表达“誓不臣倭”之意。连横先生在《台湾通史》杀青之时曾赋诗一首云:“佣书碌碌损奇才,绝代词华谩自哀;三百年来无此作,拼将心血付三台。”所以能成就这一部巨著,主要是其爱国之心和赤子情怀使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