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革命者永远不变的生死观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6:08 解放军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毛泽东同志1944年9月8日在延安枣园为悼念张思德同志牺牲所作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之一。今天重温这篇光辉著作,灵魂再次受到触动。

  张思德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参加过长征,曾三次过草地,先后当过通讯员、交通员,后来和他同期入伍的许多人都走上了旅团级领导岗位,可他从不计较职务高低,认为革命只是分工不同,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1942年“精兵简政”时,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决定由班长改为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同志在修整新挖的炭窑时为救战友不幸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

  司马迁是汉代负责著述历史的官员,因替投降匈奴的同事李陵辩解被处以腐刑。他为了完成父亲嘱咐他完成《史记》的遗愿,在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情况下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负父命,立言于后世。毛泽东同志跳出司马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革命者的生死观,使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生命的意义被高高举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他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并发表讲演,一方面表达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思,讴歌张思德同志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一方面概括了革命者的生死观,系统阐述了“

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以此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革命精神。“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种革命者的价值追求,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前仆后继,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度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在新形势下仍就应该立为人民服务的壮志,练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为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