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8个G强度造就的“飞天” 杨利伟谈宇航训练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 12:39 人民网-江南时报

  无论谁去,都能完成神六任务

  在报告会之前,昨日下午2点,主办方特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楼前为杨利伟安排了一次媒体见面会。此前有媒体披露,杨利伟的两名战友翟志刚和聂海胜很有可能乘坐神六成为我国第二批太空人。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杨利伟表示,这两位都是他非常好的战友,在神六发射前夕,他们正在刻苦地训练,进行最后阶段的一些准备工作。杨利伟说:“作为他们的战友和同行,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的宇航员现在都在紧张的训练中,我也是刚刚从酒泉训练基地出来参加活动,此前也一直和他们一起进行训练。相信无论是谁去执行任务,都能非常顺利完满地完成神六的载人航天任务。”

  航天技术旨在造福人类

  下午2点左右,杨利伟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综合楼前接受了记者的相关采访。

  在被问到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和国外相比有何不同时,不久前刚应邀访问过俄罗斯的杨利伟指出,虽然我国的航天技术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的载人航天无论在

火箭还是飞船的技术上都有自己先进的地方和高明之处,一些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他表示,俄罗准备研发的未来航天器,有不少非常先进的理念,而这些也都是中国航天人正在努力的方向,而美国宣布将在2010年停止使用航天飞机,取而代之新的航天器。“这些航天技术不断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和平的开发和利用外太空资源,来为未来人类造福。”杨利伟重重地说。

  8年报警器没被摁响过

  报告会上,杨利伟简洁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后,向人们讲述了自己“飞天”的历程和许多宇航员不为人知的艰苦训练生活。

  他介绍说,对宇航员来说,升空中最大的考验便是要适应载人飞船升空和返回时的过载加速度。为此,宇航员们在地面接受了残酷的“魔鬼训练”。

  大型过山车能让人惊魂动魄,但它的加速度只有2个G多一点。然而中国宇航员在地面离心机的训练中,要在身上加8倍的体重。每一次训练过程中,宇航员的面部都会练得扭曲变形,眼泪也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为防止宇航员承受不了,每人的训练器械上都装有一个报警器,如果吃不消,可按报警器,离心机则马上可停下来。但在8年多的训练过程中,没有一个宇航员的报警器被摁响过。训练至今,也没有一个宇航员要求中途退出的。

  前不久,他在俄罗斯访问时,俄罗斯听说中国是8个G强度、每次40秒的训练强度时自叹不如,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也只有6个G、长30秒的训练强度。

  吃喝拉撒都要倒立中完成

  在太空失重时,人的血液和体液将会重新分配,血液会向头分布,此时出现鼻塞、眼部和头部严重充血再正常不过了,严重的会诱发空间运动病。所以人们在电视上看神五时,也发现杨利伟的脸很红、很胖。为了适应太空环境,宇航员要接受“卧床”训练,头倒立-6度,一练就是20天,体验头朝下的血液倒流的状态,而且吃喝拉撒都必须保持此种状态。此外还有“转床”训练,整个身体倾斜-45度,每天两小时,一个周期是12天。在这种艰苦的训练后,加上身上的航天服重20多斤,宇航员们每次训练完都会掉3斤以上的体重,衣服能拧出几斤的汗水,甚至不敢再蹲

卫生间

  “其实我国训练的每一个宇航员都完全具备独立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杨利伟自豪地表示,中国宇航员堪称“百炼成钢”。杨利伟特意给大家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例子,有一次中国的两名宇航员教练被送到国外接收训练。为了适应返回舱降落到极度寒冷的地区的可能,两名宇航员在零下50℃的北极地区生活了三天三夜,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两位宇航员还硬是从带去三天口粮中省下了一天的航天食品,带回来给国内的科研人员进行分析研究。

  不当飞行员也能圆航天梦

  杨利伟介绍,目前中国训练的宇航员都是从空军强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从1500多名飞行员中选出了中国的首批宇航员队伍。但并不是说以后的宇航员都是来自飞行员。这支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一种就是航天飞船的指令长,这也是目前我国培养的众多宇航员的角色,指令长从飞行员中选拔是国内外的一个惯例。另一部分则是随程工程师,将来这些宇航员可能来自飞行员,也有可能是从一些优秀工程师中产生。还有一种就是随程的科学家,他们会负责在太空中各种各样的试验和科研,他们的来源更加广泛,有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等。杨利伟说,今后,即使不是飞行员,学生们将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宇航员队伍中来。

  在报告会的最后,杨利伟透露,2007年我国将发射神舟7号、实现太空行走,进而会进行二个航天器的轨道对接,建设短期无人照料的试验站,并最终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试验站等,这需要一大批的青年投身到航天事业中来。

  他还透露,明年我国将再次选拔宇航员。杨利伟说,我期待着能和他们一起工作,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馆长,我们明天见”

  在谈到自己的神五飞天历程中,杨利伟还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他登上52米的平台准备进入飞船返回舱时,除了一名医生、一名教练、两名工程师外,发射基地的人都撤离了。两名工程师是负责关飞船舱门的,为了缓解当时窒息的气氛,众人提议讲个笑话。

  杨利伟突然想起了他们曾开玩笑说过,当年首位太空人加加林也是由两位工程人员送行的,而其中一个以后就成了国家航天博物馆的馆长。于是在最后时刻,杨利伟诙谐招呼两位工程人员说:“馆长,我们明天见。”结果所有人的紧张心情都放松下来。而等到神五顺利返回地面以后,杨利伟再见到他们俩的时候就一直以馆长相称了。

  杨利伟昨遇难同胞纪念墙前献花圈

  本报讯(记者 黄勇) 国展参观一结束,杨利伟便赶往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30万遇难同胞。上午9点40分左右,他来到江东门纪念馆后,在遇难同胞纪念墙前敬献了花圈。在参观史料陈列室时,杨利伟不时在一幅幅图片和史料实物前驻足,侧身仔细听着馆员的讲解,神情肃穆。参观结束后,杨利伟还在会议室观看了反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纪录片,并与馆员和相关陪同人员进行了交流。

  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事,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基地,特别对我们航天人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就是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明证。而科技的力量是第一的,这在我们航天事业发展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航天飞机能飞多高,我们在海外头就能昂多高”(侨胞感言)

  在神五升空中,杨利伟还带上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杨利伟自豪地说,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见他时称赞道,中国飞船上天对联合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天,虽然中国不是第一个飞船上天的国家,但中国是第一个将联合国旗带入太空的国家。世界各国应向中国学习。

  很多国外的华人华侨的话更令杨利伟为祖国而骄傲。华侨们说,我们载人航天的成功给了他们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曾经有位老华侨对杨利伟说,咱们的航天飞机能飞多高,我们在海外头就能抬多高。

  报告会一结束,这位航天英雄还来到南航位于江宁将军路的新校区,在大操场上,他与12000名大学生见面,并在学校的院士林中亲手植下了一棵桂树。南航的相关领导告诉记者,这棵桂树具有独特的韵意,代表着我国航天领域将越来越繁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