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06:02 中国国防报 | |
“王克,王克……” 声声呼唤响彻河南省唐河县城南的三夹河沿线。为搜救落水英雄王克,500名群众自发组成的打捞队伍已在三夹河沿线搜寻一个多月了。他们有的撑起打鱼的小船,有的手持竹竿……大家心急如焚地看着河面,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对江面上一丝一毫的动静都不放过…… 7月8日,一场暴雨过后,桐柏山脚下的两座水库相继泄洪。当时的三夹河桥正在重建,行人纷纷从辅桥过河。上午10时,桥面水位突然抬高。几个浪头袭来,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妇女相继跌下桥。危险时刻,正是王克——唐河县王集乡共产党员、优秀复转军人,从桥北人群中冲出,纵身跃入洪流,向老人和妇女游去。他奋力施救,无奈洪水滔滔。突然,一个大浪打来,他们都不见了踪影……无情的洪水吞没了英雄的身躯。 服役时奉献不言苦 1974年3月,王克出生于王集乡王庄村王湾村民组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军人有着特殊感情的他在1993年中学毕业后,入伍来到驻湖北孝昌某部服役。走进军营的第二天,王克就向党支部递交了 入党申请书。在部队,王克时刻牢记军人职责,以优秀军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入伍第二年的7月,孝昌境内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交汇处立交桥被洪水淹没。铁路线旁的备用枕木四处漂浮,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为了保证铁路畅通,王克带领部分战友在洪水中手拉手形成人墙,用身躯阻挡枕木撞击铁路。采访中,战友杨兴勇还回忆起另一件小事,“1995年7月,王克与女友安春风约定在部队见面。可王克临时接到了出发执行任务的命令。尽管部队首长破例允许王克留队,但他执意要参加执行任务。结果,两人连面也没见成。” 1996年3月,王克被批准转为士官,后来又加入党组织,多次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 退役后带头致富 2003年l0月,王克退役后向组织提出自愿回乡安置。王集乡土地贫瘠,加上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大量土地撂荒。有人劝他,你属于安置对象,让政府安排个好工作,别在土里刨食。一连几天睡不好觉的他最终还是决定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夫妻俩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承包了110亩荒地,接着贷款6万多元,全部种上了速生杨,并套种了小辣椒,旁边还盖起300畜位的养猪场,一年下来就出栏生猪1200多头,获利6万多元。此后,不少人慕名上门想跟他学养猪。王克怕自己在部队学的技术不够用,又报名参加了南阳农校畜牧专业函授班。从此,他一有空就跑到饲养户家里传授技术,全村生猪存栏量也由原来不足500头增加到6000多头。 提起王克,邻居王顺明眼睛湿润了,“我家底子薄,孩子的学费都拿不出。王克去年找上门借1000块钱给我的孩子们交学费,还帮我盖了一处小猪舍。从仔猪供应,到防疫,再到育肥 都给我免费服务。今年光养猪一项,我就收入8000多元,以为能请他好好喝几盅,没想到……” 村支书郝身锁指着村口的水塔说:“机井打成几年了,却没钱买水泵和水管。是王克掏钱把电线架到井口,修了水塔,又买来水泵、水管。” 王湾村民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多,村民家里又缺机械,一到农忙季节就犯了难。王克就把自家的拖拉机、播种机和脱粒机无偿提供给大家用。 往事历历在目,但英雄却已远去…… 7月27日,南阳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联合作出向王克学习的决定。他们要让英雄事迹在南阳大地永久流传……(来源:中国国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