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孟皖留的故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6:00 解放军报

  11951年至1954年间,我就读于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后改名为南京卫岗小学)。我清楚地记得,1952年冬,卫岗小学曾为一位女同学的到来而轰动一时。一是因为学校来了一位新四军干部的孩子,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上抗日前线而将她寄养在老乡家,这个女孩的父亲已经牺牲了,她还不知道,组织上将她送到南京念书,她却固执地哭着、闹着要回家;二是她进校前,老乡给她起名叫詹万牛,因组织上已确认她父亲姓孟,是革命烈士,而亲生母亲尚未联系上,遂决定让她改名叫孟烈(即孟烈士的女儿);三是她进校时已13岁了
,才念小学二年级。老师对我们说,解放前穷人家的孩子根本念不起书,虽然解放好几年了,但她养父母家穷,直到一年前,全家老少省吃俭用,还借了债,才供她上了学,所以本该小学毕业的她,才在低年级就读。当时,她又黑又瘦又小又弱,头发黄黄的而且十分稀疏,一副营养十分不良的样子。

  五十年过去了,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六十多岁了,仍然是那么瘦,那么弱,然而却让人感觉到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使她坚强、成熟了。她告诉我,她母亲给她起的名字叫孟皖留,在她长大成人后,才终于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孟皖留说,当母亲所在的新四军部队离开皖南时,她还不到两岁,带着她行军打仗很困难。母亲与同在战地服务团工作的好友、后来成为陈毅军长夫人的张茜阿姨和江宏同志的爱人李爱阳阿姨商量后,决定将她留在皖南的一位姓詹的老乡家,并给她起名叫“皖留”——既有新四军干部把孩子、把心、把情留在皖南之意,又有皖南父老乡亲与新四军分离万分不舍、希望“挽留”之情。此外,为了不让敌人从姓名上猜出她是新四军留在皖南的孩子,细心的母亲将她改姓詹,与詹家孩子同姓。

  世代务农憨厚老实的詹家人,一是由于相互口音不同,二也是由于耕田人对牛的钟爱和向往吧,把“皖留”错听成“万牛”了。所以新四军离村后,孟皖留的名字就成了詹万牛。

  解放初期,曾有一个穿军衣的人,来云岭村打听过新四军留下孩子的下落。詹家对来人不摸底,不敢把孩子随意交给陌生人就没讲,错过了机会。待后来形势稳定、明朗了,詹家确认是当年的新四军回来了,于是,詹老爹搁下农活,7次借款上路去有关部队寻访孟皖留的父母,却又寻找不到。

  此后,中央一个革命老区访问团到了云岭,詹老爹就把万牛的情况向访问团讲了。经组织多次调查,最终确认詹万牛是新四军政治部民运科干部孟星野的孩子,而孟星野已于1946年牺牲了,万牛的母亲还未找到。于是,

芜湖军分区就派人来与詹家商量,是不是先把孩子接出去,由公家抚养。詹家夫妇为了孩子的前程答应了。万牛临行前他们千叮咛、万嘱咐,上路后,他们含泪送了她一程又一程。

  很多年后,直至初中毕业,孟烈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李辛。从母亲口中得知,她的真实姓名叫“孟皖留”。21939年,新四军某部干部孟星野和李辛的女儿出生了。这本来是一件喜事,然而,女娃的母亲李辛身体不好,没奶。女娃一生下来就饿得啼哭不已,瘦弱得让人心疼。云岭村有一个农民叫詹顺子,他爱人生下的孩子才7天就得麻疹死了。政治部军法处的老杨同志考虑到詹顺子12岁死了父亲,给地主打了10多年的长工,后来靠租种地主的地养家糊口,是个苦大仇深、老实可靠的农家人,就找詹顺子商量,是否能请他爱人给这个没奶吃的孩子喂奶。詹顺子痛快地答应道:“那怎么不行!新四军舍命为我们打日本鬼子,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啊!”当天,詹顺子就把孩子接了过去。

  孩子在詹顺子夫妻俩的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长胖,小脸蛋也泛着红。孩子父母称詹顺子两口子“大哥”、“大嫂”,一有空就去帮着干活。詹顺子两口子开始喊孩子的父母“孟同志”、“李同志”,后来熟了就喊“老孟”、“老李”,军民两家俨如一家人。

  不久,孩子的爸爸打鬼子去了。又过了不久,孩子的妈妈也上前线了。就这样把孩子留在了詹家。

  新四军走后,敌人来了,四处搜捕新四军留下的伤病员和孩子。云岭村有位老大爷接收了新四军托付的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敌人知道后,把他抓去严刑拷打,逼他交出孩子。老人为了掩护新四军的后代,将自己的孙子交给了敌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小孙子被敌人活活烧死。敌人还采取连坐手段,即谁家藏有新四军的伤病员、孩子或物品不报告,就杀尽全家,还要殃及村里人。詹顺子夫妻俩只好将万牛送到了远方一亲戚家寄养。但敌人不知从哪儿听到风声,说詹顺子家藏了一个小新四军,于是把詹顺子抓起来吊着打了半夜,他昏死过去好几回。为保住新四军的后代,詹妈妈挨家挨户地跪求乡里乡邻,双膝磨得血肉模糊,靠全村人联名作保詹家才逃过了这场劫难。

  念着共产党、新四军的恩情,怀着对敌人的仇恨,詹顺子冒着全家被杀头的危险,精心抚养万牛。在生活极端困难实在无法养活家人时,詹顺子夫妻将自己14岁的大女儿送出去当了童养媳,把比万牛还小2岁的三女儿也送了人。敌机一来,詹家人首先背着她上山头。万牛一哭,全家都来哄、抱。一锅野菜粥,全家人喝稀汤,把有限的几粒米留给万牛。万牛身上寄托着老乡们对新四军的情。3孟皖留初中毕业时本可以继续升高中或留在南京安排工作,然而,每当她看到詹家两位老人已年老体衰,身边需要有人陪伴、照顾时,每当她想起解放前詹家老老少少13口人顶着杀头灭户的危险收养、抚育她,以及解放后全家6个兄弟姐妹下地务农,保障她能上小学时,她决心回到生她、养她、想她、念她的那个云岭山下的小村庄。

  当时,詹家老少10多口人,孟皖留工作后每月工资27元5角,她自己只留下很少一点,其它全交给詹家,像当年詹家对她一样,她用自己吃糠咽菜省下的所有积蓄来回报詹家。孟皖留说,她之所以没有在大城市工作,没有和亲生母亲住在一起,是因为她的心、她的根已深深地扎在了皖南。

  孟皖留只是新四军干部寄养在人民群众家中许许多多子女中的一个。小时候,我多次听父母讲起我妹妹也曾被送给老乡又抱回来的感人故事。我10岁那年放寒假回浙江金华父母部队驻地时,看见楼上伯伯家也有一个和孟皖留一样瘦弱、一样吵闹着要回养父母家的女孩。最近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我看到陈毅军长把自己的儿子陈昊苏托付给人民群众的摹景塑像。在杭州的一个电视晚会上,新四军老战士曾志的儿子曾光宏,诉说了他留在老区直至1962年才回到父母身边的真实故事。还有一次我去看望病重住院的母亲,遇到了原新四军五师的胡冰阿姨,她对我说抗战中她的两个孩子均寄养在豫鄂边区的老乡家,至今没有找到。这些既使我肃然起敬,又令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许许多多的孟皖留,留下了新四军与人民群众鱼水亲情的故事。(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