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非凡勇气的见证——中国平民冒死助盟军战俘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9:23 人民网

  本报记者 徐元锋

  “为表彰他在二战期间对关押在中国沈阳奉天战俘营的美国战俘的协助,美国政府和人民将铭记李立水的人道和勇气。”

  8月19日,81岁的李立水老人获得了一份特别的奖励———来自美国国务院的表扬证书
。与李立水一起获得奖励的还有两位已经过世的老人:高德纯与葛庆余。

  挺身而出:“平民英雄”冒死助战俘

  1942年,18岁的李立水来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做学徒工。与李立水一起工作的还有一群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他们是日本从遥远的太平洋战场上俘虏的盟军士兵。虽说是一起工作,但是日本看守绝对禁止中国人和战俘交往。

  李立水说,当时战俘们物质生活很匮乏,“有时还会捡日本兵丢在地上的花生米充饥。”一次,李立水与另一名工友搞到几根黄瓜,266号战俘恰巧走到附近。“知道他饿得不行,我就使个眼色把黄瓜给他扔了过去。”以后,只要李立水买来蔬菜,就会扔给那个从未说过话的战俘一份。

  60多年后,那个“不知名”的美国人加格利阿诺发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说:“李先生的慷慨赠送令人永生难忘。”葛庆余当时在厂里是战俘塔沃利的管理员,但很快就成了塔沃利的朋友。

  葛庆余教战俘们学汉语,还偷偷地给他们带食物、传递消息,得到了战俘们的喜爱和尊敬。后来获得普利策奖的塔沃利这样描述葛庆余:“他不但聪明,而且有着超出实际年龄的干练。”

  高德纯今年刚刚去世。他的行为更加大胆:1943年6月的一天,他提供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查斯坦等3名战俘一份出逃的地图!结果,3人在逃跑途中被抓,高德纯也因此被捕入狱,受尽非人的折磨,并被判刑10年。

  不堪回首:盟军战俘死亡率高达16%

  1942年,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在菲律宾战场上失利。当年10月6日,日军挑选出数千名战俘,从马尼拉乘船经釜山到达沈阳,这是第一批来到中国的盟军战俘。日本军队新建了“奉天俘虏收容所”,紧邻着日本的军备物资生产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从1942年11月到1945年8月15日,“奉天俘虏收容所”里关押了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和荷兰战俘2000多人。

  在长达近3年的关押期间里,战俘们饱受各种摧残:疾病、饥饿、毒打……据统计,战俘营共有244名战俘罹难,死亡率高达16%,被研究者称为“东方奥斯维辛”。“如此高的死亡率,要归咎于日本的毫无人道,拒不执行《日内瓦公约》。”曾对战俘营历史做过长期研究的学者杨竞说。

  修古励今:战俘营被列为文物受保护

  目前,战俘营遗址保留尚好的还有一栋当年战俘居住的二层小楼、一栋日军看守人员的平房宿舍、一座水塔和烟囱。此外,锅炉房和卫生所等建筑也保留了下来。

  2003年,沈阳市把盟军战俘营遗址列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去年,大东区政府决定修复战俘营遗址。今年8月2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战俘营旧址进行修葺。据介绍,这里将建一个纪念馆,力争年内对外开放。大东区区委书记季建中说,战俘营的修复将实现“修旧如旧,修古励今”。

  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康大卫告诉记者:“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有着令人骄傲的历史。愿我们作为

二战英雄们的后人,能为实现美中友好合作的目标奉献我们的一切。”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