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应对军校学习新挑战——官兵寄语新学员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21:58 解放军报 | ||||
黄志斌 张力 周燕虎 空军 某飞行学院大三学员张涵从小就梦想翱翔蓝天,可初入军校时因为想家,他甚至有了背弃初衷的想法,回首那段日子,他要对新学员说—— 用学习消除想家的情绪 记得,我第8次打电话给母亲说想家时,她竟然用责备的语调对我说:“堂堂一个军营男子汉,把你的眼泪变作汗水,洒到训练场上去。” 想家对于父母是一种回报,对于自己是一次成长的考验。 想家的时候写封信,父母从字里行间,就能享受你进步的快乐。想家的时候,你还可以找个要好的同学聊聊天,休息时间打打球,空闲时听听音乐、看看书。其实,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训练和学习上,最能消除想家的情绪,从而使你能更快地适应军校的生活。 某部 政治部副主任岳衡从军25年,曾执行了100余次重要警卫任务,他要提醒新学员—— 苦累是军旅之路的基石 小侄女去年考上了军校,入学后她告诉我一个“秘密”:为逃避训练,她在拔军姿时假装晕倒,最后受到严厉批评。 常言说:“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 千里马。”新学员首先是个兵,应该自觉树立“当兵就要打仗,训练就要吃苦”的意识。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兵的位置上,经受住了苦累考验,未来的军旅之路才会走得坚定、踏实。水兵 班长林晓营班里的单亲战士郝郎今年考上了军校,他却担心性格内向的郝郎离不开大海。为此,他想对郝郎说—— 让交流打开心灵的窗户 郝郎临行前一个人与大海举行了一个近乎悲壮的告别仪式,他说:大海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不少新学员初入军校感到孤独,不是因为缺乏友谊,而是缺乏信任,缺少交流。越是孤单的时候,就越是渴望朋友,渴望交流。穿上军装,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走进军校,我们就有了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因此也有了信任、交流的基础。那么,新学员何不打开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大家交流呢? 炮兵 学院南京分院项志明在与新学员接触中总结了一句话—— 挫折是潜能的“助推器” 入学两周,王丙西因为违反纪律写了3份检查,可他竟然把检查寄到了院报,编辑看后不仅没责怪他,反而说他文笔不错,并推荐他担任了报道组长。从此,他成了学院新闻报道的“风云人物”。 新学员步入军校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这时往往容易产生受挫心理。然而,只要调整好心态,你会发现:挫折和痛苦就像一针“清醒剂”,它能使你把自身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