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伊五城市什叶派内斗祸起萨德尔 美将增兵1500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16:02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为争夺政治主导权屡生冲突的事已频频见诸报端,两派之争一度将伊拉克逼到内战边缘。然而伊拉克乱局还不止于此,美联社8月24日报道说,伊拉克南部地区当天上演了“同根相煎”的什叶派内斗,有5个什叶派占多数的城市发生了什叶派对立组织之间的激烈对抗,至少4人死亡,20人受伤。而且,“肉搏战”还转变成了政治对抗,给业已陷入危机的伊拉克宪法制定工作增添了新变数。

  ***祸起圣城纳杰夫

  8月24日发生在南部的什叶派内部冲突因激进什叶派领袖萨德尔的追随者在什叶派圣城纳杰夫重开萨德尔办公室而起。萨德尔是

伊拉克知名反美什叶派领袖,曾在去年率众抵抗驻伊美军。经过第三方斡旋,萨德尔停止了抵抗运动,并关闭了在纳杰夫的办公室。

  当天,反对萨德尔的什叶派穆斯林听到萨德尔追随者要重开办公室的消息后,纷纷赶到现场试图加以阻止。双方先是对峙谩骂,而后大打出手。据纳杰夫警方介绍,对立两派激烈互殴,结果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萨德尔的办公室着火燃烧。目前还不清楚萨德尔当时是否在场。

  该事件激怒了伊拉克全国各地的萨德尔追随者,他们纷纷谴责最大的什叶派政党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刻意煽动反萨德尔暴力,应该对此事负责。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随即否认他们教唆暴力,并谴责了这起骚乱事件。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成员、伊拉克内政部长贾布尔透露,他将派遣一支特警队前往纳杰夫维持秩序,并宣布在纳杰夫实施宵禁,时间从晚上11点开始。

  然而,肉搏战又演变成了政治抵抗。伊拉克议会中21名支持萨德尔的议员和另外3名伊拉克内阁高官宣布,他们将无限期地停止履行他们的政治职责,以抗议纳杰夫之乱。伊拉克南部数个支持萨德尔的市政官员也发表了类似声明。

  ***暴力对抗扩大到其他4个城市

  有关纳杰夫暴力的消息传开之后,伊拉克南部其他地区也发生了什叶派内部“挺萨德尔”派别与“反萨德尔”派别之间的冲突。暴力事件扩大到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

  巴士拉警方报告说,该市至少6个区发生挺萨派与反萨派之间的激烈摩擦。萨德尔的追随者袭击了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在巴士拉的办公室以及该党武装分支总部,还朝这些建筑纵火。萨德尔在巴士拉的办公室则遭到

火箭助推榴弹以及轻型武器袭击。

  在阿马拉市,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办公室遭到8枚迫击炮弹袭击,大约12名支持萨德尔的市政官员宣布暂停政府工作。来自萨德尔民兵武装的枪手则涌到大街上炫耀武力。

  此外,伊拉克南部库特市也发生骚乱。一座属于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大楼被人纵火焚烧。类似的暴力在南部城市纳西里耶也有发生。

  骚乱扩大后,伊拉克总理贾法里在伊拉克电视中露面,呼吁冲突双方保持克制。他说:“这样的战斗不应该发生在伊拉克人民内部,而应该针对伊拉克敌人。用枪说话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美将向伊拉克增兵1500

  美国军方24日宣布,随着伊拉克宪法全民公决和新大选日期的临近,美军将增派第82空降师的2个营共1500名军人前往伊拉克,提供安全保证。这支部队的驻扎时间初定为120天。

  五角大楼发言人维纳布尔称,此次增兵是应美军驻伊部队最高指挥官凯西的要求进行的。增派部队预计本月底动身前往伊拉克。他说,在去年6月伊拉克政权移交和今年1月的伊过渡议会选举期间,美军也曾短期增兵,在帮助减少暴力事件方面发挥了作用。

  伊拉克宪法公决定于10月15日举行。如果公决通过伊拉克宪法,那么伊拉克大选可望在今年12月顺利举行。美国预计,随着10月公决日期的临近,伊暴力事件会迅速增加。(韩榕华)

  ——相关新闻:基地三号扎卡维可能逃往非洲

  英国《泰晤士报》8月25日报道说,美国和英国正在非洲之角(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训练边防卫队,因为他们觉得伊拉克基地组织领袖、有基地三号人物之称的约旦极端分子扎卡维一旦被迫逃离伊拉克,他的首选地将是非洲。

  美国中央司令部行动部主任道格拉斯少将24日表示,一旦伊拉克局势稳定,扎卡维就可能逃往非洲之角寻找安全避难所,其中也门、苏丹、索马里以及埃塞俄比亚都可能是扎卡维会去的地方。他说,非洲一些地方地广人稀,很容易变成扎卡维新的恐怖温床。

  出于这种考虑,美英特别行动小组已经开始训练该地区的边防卫队,并与当地海关和移民部门官员合作,以期织就一张疏而不漏的安全大网,静候扎卡维以及其他基地骨干的“驾临”。(韩榕华)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