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走向十字路口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06:08 解放军报 | |
最近,东亚西亚的“核问题”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关键词”。在东边,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第四轮六方会谈刚进入休会期,西边的伊朗核问题又开始凸现新的危机。 就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定于9日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的前一天,伊朗新政府宣布重新启动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伊朗此举不仅意味着它与欧盟之间的核问题谈判再度陷入困境,同时也打乱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原定的议事日程。 在伊朗核问题上,欧盟与美国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伊朗拥有核武器计划的前提下,美国一直在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通过外交手段和武力威胁遏制伊朗的核技术开发。而伊朗面对国际压力,一方面改进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同意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更加严格的核查;一方面坚持国际条约赋予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多次申明,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诚意。而以德、法、英三国组成的欧盟一方却一直在与伊朗进行着艰苦的谈判。双方似乎也接近找到了解决难题的答案。去年底,伊朗按照与欧盟达成的协议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以避免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同时换取欧盟的一揽子经济和技术帮助。如今,伊朗不仅拒绝了欧盟此次提交的一揽子建议,而且将重启铀转化活动的决定付诸实施。此举的直接原因是欧盟的建议没有满足伊朗自主进行民用核燃料生产的要求。 这次欧盟一揽子建议的要点是承诺改善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并向伊朗提供核技术支持,但限定伊朗民用核设施使用的核燃料要由其他国家提供。依欧盟的设想,伊朗不再生产核燃料也就失去了研发核武器的客观条件,既能满足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也打消了美国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猜疑。而对于执意要在核领域摆脱外国牵制、独立自主开发核计划的伊朗来说,欧盟的这一要求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众所周知,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下重启铀转化活动仅仅是为铀浓缩做前期准备的一种低级核活动,与制造核武器还有相当的距离,将其归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确定的违规行为也未免有些牵强。伊朗新政府选择欧盟提交一揽子建议后的时机采取这一重大“象征性”外交行动,主要目的并非要为发展核计划铺路,而是认准了目前国际政治的“风向”,即使其铀浓缩活动的权利得不到国际承认,也要利用美国目前的外交困境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向美国示威,作出伊朗不惧怕威胁的“强硬姿态”。这表明,艾哈迈迪-内贾德日前当选伊朗新总统之后,伊朗在核问题立场上转趋强硬。 伊朗重新启动铀转化活动引起国际组织的严重关切。欧盟指责伊朗重启铀转化活动违背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决议和伊朗与欧盟达成的协议,并要求理事会为此召集紧急会议。俄罗斯呼吁伊朗停止铀转化活动。美国发表声明,支持欧盟提出的一揽子计划,表明美国已经接受了欧盟提出的允许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立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呼吁伊朗不要采取单方面行动。 目前,欧盟和伊朗的对立主要是围绕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展开的。伊朗坚持要自主研发核反应堆,需要拥有自己的浓缩铀运作系统。而欧盟则认为,伊朗唯有放弃铀浓缩活动才能切实保障其核研究不会被用于军事目的。在这一点上,双方目前都不愿意妥协。伊朗自然不愿意在核技术上受制于人,更何况铀浓缩是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保障的合法权利,在这方面限制伊朗从法理上讲不通。但另一方面,欧盟并不希望伊朗拥有相关技术,而美国为支持双边核谈判设定的前提也是伊朗放弃铀浓缩活动。因此,欧盟在这个问题上将很难有所松动。但是,这样的局面并不一定意味着伊朗核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希望已经破灭,因为伊朗和欧盟都不愿看到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核问题失败。伊朗新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准备继续与欧盟进行核问题谈判,并承诺将在完成组阁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建议。伊朗并没有提出重启更为敏感的铀浓缩活动,为继续协商留下了余地,也避免了在国际社会中面临孤立的境地。另一方面,如果伊朗核问题走向危机,就标志着欧盟近两年的外交努力遭到严重挫折,这对欧盟近年来追求的自主外交是个重大打击。因此,欧盟将力求在伊朗核问题上避免僵局。 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近两年来,的确成功地把伊朗核问题纳入了通过协商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的轨道。但由于双方在铀浓缩这个棘手问题上的底线相差太远,因此多数谈判都只能采取搁置和拖延的手段,取得暂时的平静。可以肯定地说,随着核谈判逐渐深入,双方的对立无疑会越来越尖锐。(来源:解放军报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