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惠及农业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06:04 解放军报 | |
“营养配餐”降低成本 天津市农业部门日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营养配餐”新技术将使每亩减少肥料50%,节本增效20元左右,600万亩耕地因此将新增经济效益1亿多元。 据介绍,该市农业部门将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开展现场土壤测试、植物营养诊断和技 “航天蔬菜”助农增收 “航豇2号”豇豆、“航椒3号”辣椒、“航遗2号”番茄等3种航天新品种蔬菜,近日在甘肃省天水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天水系列“航天蔬菜”的成功培育,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此次鉴定的3种“航天蔬菜”是将种子搭载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经太空诱变、地面日光温室加代培养、分子标记检测等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多次选育出的新品种蔬菜。 “以蜂护粮”防治虫害 河北省深州市近日在3000亩玉米田中释放赤眼蜂,“以蜂护粮”有效地防治了玉米病虫害,这是河北省首次大面积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玉米病虫害。 据介绍,用赤眼蜂可杀死70%-90%左右的玉米害虫,能减少玉米害虫蛀茎率30%以上。同时还可节约农民喷洒农药的用工和支出,并且使粮食生产向绿色、无公害转变,为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盐生植物”推广种植 8月5日上午,在山东莱州“盐生植物”试验基地,科技局的同志风趣地说,真神了,海水也能种“庄稼”了!海水补充灌溉冬小麦亩产达428公斤,菊芋、牧草等50多个耐盐作物新品种也落地生根。 目前,耐盐性植物已在山东莱州市推广种植速生林10万多亩,耐旱耐盐碱冬小麦2万多亩,油葵、鲁梅克斯和菊芋3种主要耐盐碱经济植物也得到大面积种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徐艳慧辑)(来源:解放军报第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