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莫让“悦读”误了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05:49 解放军报

  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宋人黄庭坚称:“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曾国藩家书有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阅读及其质量,的确关乎一个人的素质养成和精神状态。可惜,如今很多人的阅读状况似是难尽人意: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读书率已经持续5年走低。

  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说不清是从何时起,“悦读”的主张被响亮地提了出来——很多
报刊上的阅读版面都已经更名为“悦读”了。这与曾经弘扬的“苦读”虽非截然的反义,却也颇堪对比。让“悦”和“读”相伴,用“悦读”引导阅读,本身是一种不错的策略。然而笔者却发现,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对“悦读”的本义产生了误解。“悦读”应有两层意思:一是“因读而悦”,二是“因悦而读”。这两者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是,现在很多人的阅读观念中,却只强调后者,而忽略了前者。

  “因读而悦”是指,要通过阅读的过程,感悟和作者“对话”、甚至“争辩”的趣味,感悟思想和思考的乐趣。爱因斯坦说,“我由于读罗素的著作而度过了无数愉快的时刻”,正此之谓也。罗素的著作并非消遣性的,因而这种愉快当与阅读本身是否轻松无关。而“因悦而读”则特别强调阅读本身的快感,必须是“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才能让阅读延续。就像是“吃包子”,前者注重的是“馅”的营养,后者则更注重“皮”的美观及咀嚼的滋味。显然,过于注重后者,阅读的价值便有可能“打折”。

  当然,无论是多么深邃的思想,尽力用一个有美感的、轻松的、让人们易于接受的文本表达出来,是作家应该追求的境界。但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这又是很难的。纵览人类的文化成果不难发现,越是蕴涵深厚的旷世巨著,由于其往往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见,随处都有玄机,可谓“步步生莲”,堪称“字字珠玑”,读起来都颇费思考。因而有很多人感慨:读巨著,在某种意义上是件“苦差事”。

  但一个让人颇感无奈的现实是:在“悦读”的口号下,当前很多人的阅读,越来越强调过程本身的愉悦性和轻松感;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出版物也越来越以“易读”为取向。标志有二:一是“读图”的泛滥,二是内容上的泡沫化。于是,“悦读”这一本应更多施予儿童的方法,日益成为了成年人阅读的“主餐”。

  这让人有些难堪。一些平庸的惟以“取悦”读者为主的图书,只会让人们的阅读效率降低,而且越发肤浅,越发陷入低层次。而“读图”的过度泛滥,甚至是汉语的一种尴尬。我们的母语汉语,源远流长,有丰厚的积淀,一篇、一章、一联、一词,甚至一个标点,很多时候都韵味十足,含义悠长,靠“读图”,究竟能解得其中几多妙味?据悉,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十分欠缺,我想,这与“读图”过度应该有很大关系,进一步说,这应是“悦读”的负面效应之一。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做阅读细致、虑及深远、思有专长的学者。但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阅读风尚,关乎整个社会的风貌,关乎这个时代所创造的文化产品的质量,也关乎传承文化价值的责任能否较好完成。因而,让我们重视阅读,警惕因“悦读”而导致阅读的偏废。(来源:解放军报第5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