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淀上神兵”今犹在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5:52 解放军报

  6月的白洋淀,烟波浩淼,势连天际,但见湖内白帆点点,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含苞待放……就是这片美丽的鱼米水乡,曾经被侵华日军的铁蹄所践踏,雁翎抗日烽火从这里燃起,“小兵张嘎”的原型就战斗在这里。记者荡舟淀上,倾听白洋淀人讲述日军在水乡凶残杀戮的暴行,追寻“雁翎队”当年穿行于芦苇荡端炮楼、截汽船、打伏击痛歼日军的踪迹。

  现年85岁的“雁翎队”副队长孙革,是目睹日军屠杀白洋淀人民的见证者。1939年3月的一天,数百名日军从水陆两路到淀里扫荡。鬼子一进村,就烧杀抢掠,奸淫妇女。他们把村民赶到淀里的奶奶庙里,在庙宇四周架起机枪,逼村民交出八路军和游击队。见没人理会,鬼子急红了眼,把村民刘胜红扔进火里活活烧死……日军第一次进淀,就杀害村民80余人,其中妇女18人,小孩6人,全淀房屋毁于一旦。当地有民谣说:敌人来“扫荡”,百姓遭了殃,粮食船只被抢走,房屋全烧光,人民鲜血染成河,这笔血债怎能忘?一点一滴记心头,血债定要血来偿!

  血雨腥风染红淀水,凝聚了白洋淀人同仇敌忾抗击日军的民族精神。他们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组成了水上游击队,利用河湖港汊等地理优势,在水上与日军展开了一场人民战争,白洋淀“雁翎队”由此诞生。

  在“雁翎队”当年战斗过的芦苇荡深处,北京军区某部正在接受光荣传统教育。“雁翎队”侦察员赵波讲起当年的战斗经历,两眼仍炯炯放光。1939年7月,白洋淀地区日军装备的汽船,依仗火力猛、速度快,经常在淀里“扫荡”。当“雁翎队”摸清鬼子活动的规律后,先用小船把敌人引入到芦苇荡的伏击圈,然后埋伏在芦苇荡中的“雁翎队”数十只小木船齐发,40支“大抬杆”一起发射,刹那间枪声震耳,硝烟弥漫,10名日本鬼子还没反应过来便见了阎王。

  据《白洋淀志》记载,抗战期间,“雁翎队”时而组成小分队,端岗楼、拆据点,时而全力以赴攻城堡、歼顽敌,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击毙、俘虏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胜利后,朱德总司令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专程到白洋淀接见了“雁翎队”全体指战员,对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业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

  昔日血雨腥风笼罩的抗日战场,今日已变成美丽富饶的红色旅游胜地。白洋淀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北平原上。记者在淀上看到,如今以“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西淀风荷”等为代表,集生态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白洋淀文化苑大型景区交相辉映,“弘扬革命传统,彰显‘雁翎’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正吸引着国内外宾客前来参观游览。稚气未脱的“红领巾”来了,军容严整的解放军官兵来了,风尘仆仆的游客来了……他们寻故地、听传统,追寻着那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民族英雄气概。(来源:解放军报第3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