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引“狼”出洞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06:00 解放军报

  1942年3月的一天,夜幕初降,凉风飕飕。一支神秘的队伍,沿着鲁山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悄无声息地急速行进。晚上10点多,神不知鬼不觉地开到了甘泉庙旁。一位斜背匣子枪,头戴灰军帽,两腿缠绷带,身材魁梧健壮的军官,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瞪大眼睛,扫视了一下周围,右臂有力地一挥,低声而威严地命令:“按照预定分工,立即行动!”

  这是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二团王凤麟副团长奉廖容标旅长、汪洋政委之命,率部伏击
即将被引出巢穴的池上日军据点之敌。我们连跟随参加了这次战斗。

  池上,坐落在淄河上游,鲁山北麓,“丫”字形沿山公路的交点处。百米宽的一条河滩呈“乙”字形,绕村南,穿村中,环村北,而后西去,将池上分为东西两村,一架桥梁将两村连接起来。这是我鲁中通往鲁北、胶东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日军占据池上,建起了据点。

  旅团首长根据敌据点工事强、兵力多、防备严、不宜强攻的侦察情况,决定利用这一带复杂地形,以鲁山为依托,引“狼”出洞,打一个伏击。伏击的地点选在了池上西两公里处的甘泉庙段。甘泉庙建在甘泉村东北角的一座小山顶上,北面与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隔河相对,池上通源泉的公路靠山沿河而过,是伏击敌人理想之地。

  怎样把“豺狼”引出来呢?我们在池上通源泉的公路和电话线上做起了文章。上级派出一个小分队,在地方武装和游击小组配合下,常在夜间破坏公路,割断电话线,逼着敌人从池上据点出动修复。开始,敌人警惕性很高,有顺公路走的,有在两边山上搜索的,枪声不断,而每次总是空手而归,时间一长,敌人以为是我少数地方武装所为,慢慢麻痹起来,只顺路修复,不再搜山打枪了。

  伏击的时机成熟了。这次我们给敌人设下了一个大埋伏。在河滩路面上,战士埋下地雷,埋好以后,先用树枝在地面表层来回拉,又脱下衣服来回拖,直至一点蛛丝马迹也不露,大家才离开雷区。又到山脚下挖好隐蔽坑,用黄草将自己伪装起来。这一切准备好,已是凌晨4点钟了。

  上午9点左右,与甘泉庙遥遥相望的池上北山坡上,一股青烟歪斜着升上半空,这是我潜伏敌据点附近的便衣侦察员发出的信号——敌人出动了。当前边的汉奸队已通过雷区,日军进入到雷区中心时,只见在甘泉庙指挥所的王凤麟猛然抬起右手,又有力地压了下来,一声高喊:“打!”“轰!”“轰轰!”……铁西瓜接连开了花。霎时间,沙石腾空,浓烟滚滚。一批日军、汉奸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坐土飞机上了西天。随即,战士们的手榴弹飞向敌群,连连爆炸,打得敌人晕头转向,鬼哭狼嚎。紧接着,刘培农营长和刘佐连长率领战士跃出掩体,如同猛虎下山,端着刺刀冲向敌人。顿时,白刃相接,杀声震天。

  这场引“狼”出洞的伏击战,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池上守敌还没明白过来,更没有来得及向源泉之敌求援,便已结束。30多名日军和上百名伪军被毙伤,其余数十名伪军缴械投降。我指战员怀着胜利的喜悦,打扫完战场,押着俘虏,扛着缴获的3挺轻机枪,2具掷弹筒,50余支步枪,迅速撤离战场,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返回了根据地。

  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威震敌胆。参战部队受到了山东纵队的嘉奖。(来源:解放军报第8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