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长篇特写:首都武警反恐新看点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6:40 中国青年报

  ● 新华社记者 刘昕 通讯员 尹长兵

  升腾的浓烟和密集的枪声,使席栓柱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3个月前,结束了一年在伊拉克保卫中国驻伊外交官的“保镖”生涯后,席栓柱来到首都武警反恐特战大队担任指挥员。

  炎炎烈日下,在焕然一新的特战大队反恐训练基地,席栓柱指着拔地而起的模拟“新闻中心”、“小学校园”、“国家体育馆”告诉记者:“两年前,这里的训练还刚刚开始摸索。如今,早已是鸟枪换炮,大不一样了!”

  在训练场上记者看到,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特战队员的单兵训练正式开始了。这个课目要求特战队员在1分50秒内快速通过400米障碍后,在20秒的时间内用弹11发,在100米距离上分别将钢板头靶和墙后隐现头靶、窗口持枪靶等11个目标击中。然后利用阳台、雨漏管和避雷针进行攀登,在15秒内徒手攀爬上高13米的楼房,再利用8字环下降或背包绳下降等方式迅速从攀登楼楼顶下降至地面。

  尔后,特战队员再全副武装直奔一种叫“多功能综合训练架”的单兵训练器材。在这种综合训练器材上,特战队员要通过由轮胎墙、绳网、天梯、引桥和抓绳上高桥、过天桥、抓绳荡过水潭等多达21项的300米特种障碍训练器材。

  最后,这些已经“过五关斩六将”的特战队员们,还要进入一个叫“射击方舱”的室内射击场地。在这里,他们还要进行单兵模拟实弹射击。特战队员利用手中的突击步枪、手枪等武器,迅速“击毙”躲在暗处的向特战队员射击的“恐怖分子”。在对抗双方的身上,都带有一套能够显示是否被击中的激光系统,就连杀伤部位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

  训练场上,记者发现一些新装备进入了特战大队的训练课目。最先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那辆黑色的攀登突击车。

  演练开始,动力澎湃的攀登突击车急驶进一条“狭窄的街道”,在一幢高层建筑前戛然停下,几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在车载防护器材的掩护下,迅速从车厢内跃至车顶,并沿着车载攀登梯快速向位于楼上的“恐怖分子”发起强攻,没几秒钟“恐怖分子”就被特战队员生擒,并顺着攀登梯押入了车内。再让记者感到好奇的,就是那个可爱的“蜘蛛”了。千万别小看这个“怪模怪样”的小家伙,它的本领可大呢。在危险地带、高层建筑和特战队员无法到达的位置上,正是这个小家伙大显身手的地方。它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隐蔽地到达任何指定位置,而且还可以把它看到、听到的实时传送给指挥员。当然,这个小家伙的“脑子”,还是被特战队员操控的。通过遥控操作,可以指挥它的一举一动,让它往东就不会向西。记者还见到了一种叫“水力破窗弹”的装备。这是特战队员们自己研制的一种简易破窗炸弹。在对窗户实施破拆作业的时候,水产生的推力,可将完整的玻璃摧毁并吸附住玻璃的碎片不向四周飞溅。这个小小的“新发明”,使得破拆窗户作业时,对特战队员和人质的伤害大幅度减小。

  一位特战队员对记者说:“这些新装备,只是我们近两年来更新的一小部分。你没看到的新东西多着呢!”

  席栓柱上校告诉记者说:“我们的战术战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说,特战队员在使用武力对恐怖分子攻击时,会采取多种战法,选择最佳攻击手段,达到最佳的攻击效果。对付身绑炸药或对人质构成严重威胁的恐怖分子,特战队员往往选择了“精确打击”的办法,以确保人质安全;在对付直接危险人质生命的恐怖分子时,特战队员更多地采用了“小组突击”的办法,编成不同的作战小组,由多名特战队员同时对一名恐怖分子实施打击,确保攻击一次成功。

  席上校说,还有“配合攻击法”、“失能攻击”、“多点合击”等战法,这些创新的战法让恐怖分子插翅难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