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愿将此身长报国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5:52 解放军报

  “祖国,您站起来了!您发出了怒吼的声音!您的儿子在万里以外听到了您的呼音。异国的梵哑铃,不能动他的心;异国的维纳斯,不能留他的身!他实践了他的诺言,仗剑回来了!为了保卫您,他愿意献出他年轻的生命!”

  ——这首小诗,是被誉为“世界四大昆虫学家之一”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周尧,1938年自愿回国参加抗战时写下的抒怀之作。

  知识分子选择从军,古已有之。《后汉书·班超传》曾记载:“(超)家贫,……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投笔从戎”一词,即由此而来。到了唐代,诗人杨炯甚至写下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表达弃文从军的壮志豪情。

  在我们这支革命军队里,知识分子再也不用弃文从军了,完全可以文武并举、文武双修。既用知识报效国家,又用武力消除邪恶,于是有了“携笔从戎”一词的诞生。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央军委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果断决策: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与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回望抗日战争,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知识分子如何报效祖国,携笔从戎的莘莘学子怎样尽快融入到军队大熔炉中去。

  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需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是抗日战争中携笔从戎的青年学子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周尧回国参加抗战的时候,已经是意大利那波利大学博士研究生兼昆虫学助教,并以颇具影响力的论文在昆虫学界崭露头角。“七七事变”后,他每晚都拔剑起舞,狂歌当哭,最终决定:“回国!大虫不杀,杀小虫何用!”今天,青年人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虽然变了,但是像周尧那样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需要的选择不能变。

  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是抗日战争中携笔从戎的青年学子给我们的又一启示。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个人的抱负只有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周尧中断学业,回国参加抗战,导师西尔维斯特利教授曾颇感惊讶。义无返顾的周尧,先赴国难再谈专业,彰显了爱国青年的高尚情怀。

  始终以激情和理性塑造自己,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是抗日战争中携笔从戎的青年学子给我们的又一个重要启示。造化弄人,周尧的军旅生涯只有短短3个多月。他脱下戎装,执起教鞭,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去了西北农学院。艰难中,周尧始终一身正气,激情满怀。抗战一胜利,他就自筹资金建立昆虫研究所,创办昆虫学杂志。今天,携笔从戎的青年学子再也不会经历周尧那么多的曲折,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非常艰巨的伟大事业,必然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取得成绩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不气馁悲观。“愿将此身长报国”,在为祖国竭诚奉献中,青春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来源:解放军报第3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