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走进英雄团队:开弓没有回头箭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16:41 中国青年报

  ● 黄建华 梁洪清 特约记者 万元

  “把刺刀上起来,把枪口瞄好准,向前!向前!在战场上,我们永不退后……”

  走进成都军区某团,嘹亮的战斗歌声如利剑穿空,振聋发聩,尽显全团官兵活力与生机。

  循着这首传唱至今的决死队队歌,我们追寻她“百折不回”的奋斗足迹:该团于1938年1月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所属三总队和游击一团,后来编入八路军129师战斗序列,并逐步成长为英勇善战的主力团队。抗日战争时期,它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艰苦复杂条件下,粉碎了日寇的多次疯狂“扫荡”,完成了开辟中条山根据地任务。该团在参加百团大战攻克马首的战斗中,一营一连因战绩突出被太岳纵队授予“百折不回连”荣誉称号。

  战争年代,这个团共参加大小战斗700余次,歼敌6.8万余人,其中俘敌5.7万余人,涌现出“百折不回连”等121个英模集体和马冠群、王争等367名英雄模范人物。

  开弓没有“回头箭”,“百折不回”精神代代传。团政委杜序良告诉记者:“用‘百折不回’精神建团育人,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

  对于“百折不回”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团长朱亮有自己的理解:关键是要铆足劲头,紧盯未来战场,牢记使命练打赢,真正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上下功夫见成效。为此,他们下大力纠正军事训练中存在的“简单技术训练精益求精,高技术训练一带而过;一味强调苦练,缺乏科学训练意识;片面追求环数、米数、秒数,忽视训练科技含量”等不良倾向,更新观念,求真务实,从严从难摔打磨砺部队。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官兵们中间流传着连长靳常辉建议三改演习方案的故事。那是该团首次在高寒山地组织一体化训练,上下最关注的是能否按计划安全地“拉”下来。然而,连长靳常辉却斗胆叫停,三次提出修改演习预案,先是提出要更换阵地,后又提出组织实兵实弹演练,最后竟提出进行无脚本演练。他的建议一次比一次“险”,有人暗中为他捏把汗,有人公开表示反对。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不大胆改革传统的训练指挥方式,立足现有装备练打赢只能是空话一句。”团党委“一班人”带头统一思想,果断采纳靳常辉的建议,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三次修改演习方案,使得整场演练充满了浓厚的硝烟味,更加贴近实战和未来战场环境,整个演习最终受到上级的肯定与好评。

  百折不回,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挫折不低头。这早已化作全团官兵的自觉行动。在该团,官兵人人都有一股“百折不回”向前冲的闯劲与韧劲。集团军军事训练标兵、多次夺得团军事训练最高荣誉“一流精兵”称号的优秀排长姚茂兵,面对上级配发的科技信息含量高的新装备一下子“找不着北”了。姚茂兵一咬牙:“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他找来说明书,对照新装备一个一个部件琢磨起来。他没日没夜地学习研究,不懂就四处找人问,不明白就查找资料,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题。一年下来,他不仅学习笔记做了几大本,而且把新装备里里外外摸了个透。正是凭着这股“百折不回”的拼劲,他硬是啃下了新装备操作这块‘硬骨头”,在团里组织“一流杯”新装备操作比武中再次勇夺第一。2003年3月,姚茂兵代表我国参加爱沙尼亚国际侦察兵比武,面对国内外众多强手,他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最终夺得第6名的好成绩。★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