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外军新闻 > 正文

美国间谍卫星密切监视“发现”号的航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09:22 新闻晨报

  跟踪

  美间谍卫星密切监视航程

  发射当天,卡纳维拉尔角碧空如洗,天气状况比原先预想的要好。10时39分,“发现”号准时点火升空,拖着长长的火焰和白烟冲向蓝天。

  美国宇航局的工作人员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内紧张地注视着航天飞机的升空。当“发现”号离地而起时,肯尼迪航天中心内外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为了避免“哥伦比亚”号的悲剧重演,美国宇航局在“发现”号巨大的橙色外挂燃料箱上安装了一个电视摄像镜头,使得人们第一次可以通过镜头清楚地看到航天飞机升空的过程中燃料箱和机身分离的场景。

  两架“WB-57”型飞机和112台相机从各个角度拍摄了航天飞机的升空过程,雷达和传感器也进行了密切跟踪监视。

  在今后几天时间里,美国的间谍卫星将对“发现”号进行跟踪拍摄。当航天飞机接近国际空间站时,目前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和美国宇航员约翰·菲利普斯也将从空间站中密切跟踪观察“发现”号的运行情况。

  隐患

  至少两个物体从航天飞机上脱落

  大量的数据和图片源源不断地传向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开始了紧张的分析工作。美国宇航局官员称,“发现”号进入了预定轨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现”号一切运转正常。

  但是其中一个录像片断显示,“发现”号升空时有至少两个浅色物体从航天飞机上脱落,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美国宇航局专家约翰·沙农说,图像分析显示,其中一块脱落的物体是长约3.8厘米的隔热陶瓷片。陶瓷片在脱落过程中还似乎和航天飞机的降落装置发生了碰撞。

  这一情况引起了美国宇航局的高度重视。专家小组在27日举行紧急会议,通过最新传输的图像分析“发现”号是否在碰撞中受损,整体状况是否安全。

  沙农说,目前对“发现”号是否受损进行判断还为时过早。

  另一块体积较大的物体至今还不清楚是什么。部分宇航局专家认为很可能是无关紧要的纸片,发射前用来保护“发现”号的推进器,而且脱落时没有和飞机碰撞,所以不必担心。此外,在起飞的瞬间,还有一只鸟撞上了外挂燃料箱的顶部。

  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项目副主管韦恩·黑尔说,宇航局需要几天时间的分析才能最终作出判断“发现”号能否安全地返回地球,“我们希望什么问题也没有。”

  悬念

  7月31日揭晓机身是否受损谜团

  目前,人们都迫切想了解脱落的碎片是否已经对敏感的机身造成了损伤。美国宇航局下属肯尼迪、约翰逊和马歇尔三个航天中心的100多名分析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研究录像资料,整个程序大概需要几天时间。约翰·沙农称:“我们将一帧一帧地检查画面。”

  而宇航员们也没有闲着。在升空后第一个工作日,他们对50英尺长的机械臂进行了改装,增加了50英尺带有传感器的延长臂。改装工作完成后,三名宇航员操作这条加长臂对机舱和尾部的隔热瓦以及机翼两端和前端进行检测。这项检测工作同样暗藏着很大的风险,如果这条“手臂”和机身发生了碰撞,就可能对其表面造成损伤。

  据悉,美国宇航局将在7月31日揭晓机身是否受损的悬念,如果损伤部位是在机翼上,即便是极为微小的裂缝也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如果是在其他部位,可能不会造成这种后果。

  预案

  “七勇士”两条退路都有高风险

  万一“发现”号机身真的受到了损伤并构成了危险,美国宇航局是否想好了退路?

  “哥伦比亚”号失事调查小组提出的建议是,由两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进行太空行走,使用全新的工具对机身进行修复。但是修理技术是否有效还有待在太空环境下进行试验,而且“发现”号的宇航员们在出发前就曾表示,他们并不想在返航时把希望寄托在“补丁”工程上。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宇航员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放弃“发现”号,留在国际空间站等待“亚特兰蒂斯”号的4人“太空救援队”接他们回家。如果采取这种方案,就意味着“亚特兰蒂斯”号必须在几周内升空。这在理论上虽然是可行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难题,比如,宇航员们的食物、水和氧气可能在救援飞机赶到前就耗尽了。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表示:“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存在风险。等在国际空间站也是很冒险的。”

  不过,曾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4个月的俄罗斯宇航员戴维·沃尔夫呼吁大家不要对碎片脱落现象反应过度,因为在航天飞机发射时总有部分隔热瓦和泡沫材料脱落,大部分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害。根据统计,在人类航天飞机的113次太空之旅中,至少曾经被脱落的隔热材料碎片击中1.5万次,大多是发生在飞机升空时。

  沃尔夫表示:“我们在做决策时非常困难,部分原因是我们获得了过多的额外信息。”他认为,反应过度和漫不经心给航天飞机的太空之旅带来危险,给宇航员造成心理影响。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和祈祷,期待那个比发射更激动人心的回归之日。(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特稿)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