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探索者(小报告文学)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6:16 解放军报

  电视屏幕正在播放科索沃战争的新闻,武装直升机、歼击机、轰炸机、导弹依次掠过天空,一团团火光在城市和乡村闪现,战争的硝烟充斥着整个电视屏幕。

  牛印顺手拿起本子和笔,盯着电视的画面做起笔记来。一个小时过去,女儿回来了,看到全神贯注的爸爸,尖叫起来:“爸,你怎么把我的课本都写满了字?我怎么学习呀?”在女儿的埋怨声中醒悟过来的牛印看了看手中的“笔记本”,连忙向女儿道歉:“对不起,
让你妈明天请求老师再要一本新教材赔你!”说完一头扎进了书房。此时的牛印兴奋异常,受电视新闻的启发,一个困扰他多日的高炮系统自动化改革问题又有了新思路。

  牛印是北京军区某高炮旅旅长。他一入伍就和炮打交道,对高炮情有独钟。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他成为了炮兵阵地上一名名符其实的专家型人才。

  但是在今天,作为炮兵的牛印,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作为热兵器时代的宠物——高炮,在信息时代的战场上还有没有生存的意义?手摇的高炮打得赢信息战吗?

  前不久的那次高炮防空演习牛印记忆犹新:上级为了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果,在他们旅搞了一个训练演示。那天,牛印手持电台报话筒,精神抖擞地站在指挥台位置,目光紧盯天空,显得胸有成竹。他身后的观礼台上十几个兄弟单位的领导正翘首期盼,等待“敌机”空中开花的精彩一幕。“呜……”随着警报响起,4架“敌机”呼啸着飞来。“发射!”牛印一声令下,万炮齐鸣,飞向空中目标,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敌机”中弹落地。然而,惊天的炮响后,4架“敌机”并没有像众人预想的那样粉身碎骨,而是在众人的目光中大摇大摆地返航了。观礼台上一片哗然……牛印当时恨不得扒开地缝,钻进去。

  是什么原因让高炮没了往日的神威?牛印来到战士中间找答案。战士们更是一肚子的委屈:面对空中高速飞行的目标,炮手用尽吃奶的劲儿摇动火炮,却怎么也无法跟踪上目标,更谈不上瞄准和锁定了。看着“敌机”在阵地上肆无忌惮地进行攻击,却无还手之力,惟有望空长叹!

  这是一场演习,要是一场战争,我牛印岂不成了丧土辱国的千古罪人!现代化战争必须要有与现代化相对应的武器。牛印想,高炮要想重新扬威,必须让它装上信息化、现代化的眼睛。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文献记载: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火炮自动化装置,但是直到本世纪初,他们才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其代价也是极其昂贵的。牛印负责的攻关小组的所有设想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实物,一切都得靠自己去设计。从这一刻开始,牛印开始了高炮自动化改造工作。

  高炮自动化改造的关键是让高炮自行快速处理射击参数。对于牛印这个几乎从未涉足数字化程序的门外汉,要解决数字化程序中的尖端问题,在人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半年过去了,改革丝毫没有突破。牛印来到母校国防大学向老师求援,老师们在看了他的设计计划后,向他推荐了另外几个在信息化处理方面的权威单位。牛印拿着老师写的推荐信,像小学生一样一个一个地敲开了这些单位的大门。

  牛印来到电子自动化专家赵工程师的办公室。赵工看了看牛印,又看了看他的高炮自动化方案,然后淡淡地说了声“知道了”,就把牛印晾在了一边。牛印知道赵工很忙,他手上正做着“神舟”飞船、卫星遥感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牛印的高炮自动化设计难以与其相提并论。于是,牛印就耐心地等,在赵工忙碌的时候,他总能及时地递上一杯水、一枝笔、一条毛巾,还细心地在一旁帮着赵工找资料,整理办公室。赵工终于被感动了,他问牛印:“你到底要做什么?”牛印微笑着把军官证掏给了赵工,同时递上的还有《高炮自动化改造难点研究》一文。赵工没想到这个人是个大校旅长,他问牛印:“需要我做什么?请说。”牛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请教,让赵工没想到的是,与他面对面交流,牛印简直就像一个“高炮自动化领域”的专家,赵工感到他们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那一天,牛印和赵工促膝长谈,直到深夜,牛印记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

  两天后,经上级批准,牛印带车拖着几门火炮直奔北京,再次找到赵工。要给火炮动手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牛印来到航天部某院十多天了,似乎毫无起色。看着计算机屏幕前熬得眼圈发黑的赵工程师,牛印心里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决心:一定要拿下这个难题。他和赵工一道,拆火炮,拆计算机,重新组装。试验,不行,再拆,再装。经过反反复复50多次试验,他们获得了100多个重要参数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距成功越来越近了。

  晚上11点半了,牛印刚回宿舍,电话响了,牛印拿起听筒,里面传来女儿的声音,女儿说,她和妈妈都生病了……放下电话,牛印眼睛湿润了,他觉得自己愧对妻子和孩子,从开始这项改革几年来,他所有在家的时间不到50个小时,每次回家不是换衣服,就是拿吃的,家里成了他的临时洗衣房和商店。

  在京的4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高炮自动化改造进展顺利。

  接下来是接受实践的检验!

  那天夜里,伸手不见五指,改造一新的火炮被拉到靶场,牛印把射击目标定在某一高度上,这个高度是雷达监测盲区。近年来,许多国家把发展超低空突防武器作为战场杀手锏。牛印把目标定在这个高度,就是要建立这一空间的铜墙铁壁,这也是高炮的存在意义,是高炮自动化改造的真实动机所在!

  牛印满怀信心下达了射击命令,可命令下了10分钟,航模在头顶盘旋半天了,炮手还没开火。“你们是干什么吃的?”牛印大动肝火。这时炮手跑来,委屈地解释:控制屏幕上根本看不到锁定目标。牛印不信,自己试验了几百次,次次都成功,怎么此刻发现不了目标?他亲自跑到火炮控制台上一看,电脑屏幕上果然一片空白,什么也看不到。为什么白天好好的,晚上就看不见呢?为什么肉眼能看见目标,电子眼就发现不了呢?前前后后耗了多少心血,研究出来的东西竟然是这样的经不起考验。此时的牛印欲哭无泪。

  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任何结果。放假的女儿十分心疼被高炮折腾得又黑又瘦的爸爸,便强拉着他去散散步。牛印神不守舍地跟着女儿出了门,上了街,来到超市。在超市的入口,“嘀”的一声引起了牛印的注意。当非典结束后,驻地市区每个大型商场和超市都增设了一种装置: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只要进出的人超过正常体温,报警器马上就会响。牛印仔细地看了看检测仪,突然好奇地问操作仪器的工作人员:“这个东西夜间也测得准吗?”工作人员头也不抬:“这个与光线无关,采用的是热成像技术。”牛印的心猛地一动:如果在火炮观测系统上增加上这个玩意儿,夜空的飞行物不就能发现了。他当即抛下女儿,回到了办公室,拨通了赵工的电话。一个多小时的切磋论证后,两人共同得出结论:可行。

  第二天,牛印来到北京的一个专门研究热成像技术的厂家,厂方在得知牛印要把这种技术用到高炮上时,当即送了一台给他。当天夜里,牛印迫不及待地把这套设备嫁接在火炮上,并对火炮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调试。一个月后的一天,再次进行实弹射击。神了,高炮好像开了天眼,指挥仪显示屏上几千米高空以内所有飞行物一览无余。

  2004年中秋节,在北京军区某高炮靶场,来自军委、军区的领导以及全军20多个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聚集在这里,观看牛印所在旅的高炮自动化改革成果。

  随着红色信号弹的响起,6个拖靶超低空快速向阵地飞来,“轰、轰、轰”,6声炮响,4秒钟内,4个拖靶瞬间落地,另外2个拖着残废的身体在空中飘荡,整个演练场上一片欢呼声。改革的成功,不但提高了高炮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为火炮提高战斗力探索出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听到胜利的欢呼声,牛印的眼睛湿润了,多年的思考、探索、改革、失败历历在目,其中的酸甜苦辣在心中交织……伊拉克战争的画面又闪现在他眼前,他要寻找下一个目标!(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