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不必为名人粉饰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6:16 解放军报

  日前到某地出差,顺便参观了当地一位名人的故居,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是凭着对这位名人的仰慕而来,想增加些感性认识,却不料看后徒增了些莫名的不屑,减了些原来敬仰的成分。故居中的展览内容,特别是解说中过分的文饰,蓄意的造假,简直到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的地步。当地人也许是为了加强宣传的力度,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于是像编小说一样利用一点名人过去生活中的奇遇,或者一些偶然的事件巧合,编出一些离奇的神话来,使人感到这位名人一生下来就不同凡人,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似的,冥冥中早有神人相
助,命中决定他该是成功者。

  这种人为的神话渲染,不仅违背了历史真实,更是对被渲染者的亵渎和侵害。我国古代的《周易》中,好像专门对这种拙劣的文饰提出过警告:“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无妄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过分的文饰,就会使事物本身剥落殆尽,丧失本真之美。本真失去了,文饰也剥落无余,于是形实皆亡,事物就回到它一无所有的原始状态了。这种结局也许是展览的策划者始料不及的。

  除了过分的神话渲染之外,我们在一些故居展览中还经常看到另外一种文饰现象,即缺乏实事求是的片面歌颂。被展览的名人可能在他的生平中有正反两个方面的表现,或者有过失误、有过瑕疵,但在展览时,策划者却蓄意掩盖史实,只谈功,不谈过;或者对正面的东西宁高勿低,宁大勿小;对反面的东西则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不是以历史的、辩证的、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宣传,以致形成对后人严重的误导。有一次我到安徽,参观了一处陈独秀的生平展览,看后就感到十分困惑。整个展览对陈独秀全面肯定,一味歌颂,完全用个人感情说话,里面还硬凑了一些很少听说过的所谓史实,例如毛泽东给陈独秀当秘书等。展览中对陈独秀的错误轻描淡写,甚至对当年中央全会决定开除陈独秀的党籍,没让陈独秀参加全会也说成是错误的行为。对陈独秀这个历史人物,怎么能如此儿戏?是的,我们对故去的人一般不再去评说他的过失,以肯定为主。但是陈独秀毕竟不同一般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影响的人物。他有贡献,也有错误,特别是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极为惨痛的损失。对陈独秀的功过是非,中央早有定论。为什么要借个性展览歪曲历史?如果这个展览让一些不太了解党史的年轻人看了,会造成什么影响?他们对党的六大以后的发展史会怎么看?

  应该看到的是,像这种带有个性展览的所谓故居、纪念馆在全国并不少见,许多地方为了开发旅游项目,硬把一些大大小小的所谓名人呆过的地方、用过的东西,甚至走过的地方搞上纪念馆、纪念堂,生拉硬拽、胡编乱造一些离奇的传说,以招徕游客。有集体的,个人的,无奇不有。这种随意性的展览、戏剧性的介说,很容易模糊、歪曲历史的真实,影响后人的印象。对这种现象,国家有关部门早就提出过严肃批评,且有明文规定,可有些人就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我在参观一处名人故居后,解说员自己就说,有关领导明确指示过,不准搞他的故居展览,不准拿他的故乡做文章。可为什么就是不听呢?为什么为了几个钱就帮倒忙呢?(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