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用科技打造“生命方舟”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6:32 解放军报

  训练:把“江河”搬进营区

  由于没有专业训练场地,训练条件成为制约抗洪抢险能力提高的“瓶颈”问题。沈阳军区某舟桥团建成了由险情探测、排除渗漏、环境仿真等10个训练区组成的模拟训练场,运用现代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等成果,设置了抗洪抢险中遇到的“管涌”、“掏堤”、“滑堤”、“崩堤”等情况,一次性可供12个建制连同时展开抗洪抢险技术训练。实现了抗洪抢险
训练场地基地化、训练方式模拟化、训练手段网络化和训练资源军民一体化。

  抢险:给大地做“B超”、江河做“窥镜”

  一个洪峰过去,又一个洪峰紧跟上来。这时,舟桥团二连驻守的江段出现了洪水溢堤。面对如此险境,只见7名战士拎着几块轻飘飘的“板子”站了出来。展开、固定、支架,仅5分钟,一个10米长的子堤构筑完毕。这种玻璃钢子堤能挡水1米、防浪0.2米。

  五连驻守的堤坝,由于受洪水长时间浸泡,出现了“滑堤”现象。一场“固堤”战斗打响了……

  这是该团的一次实兵演练。在鸭绿江边,几个“情况”下来,把围观的群众看“呆”了。

  沈阳军区某工程科研所的专家,盯着七连技术排官兵手中捧着的“小电视”一动不动。只见几名战士在堤坝上等距离地钉上十几根铁棒,然后用电线连接,电流通过铁棒不断向堤坝放电,“小电视”也不断地闪动着画面,连接“小电视”的打印机打印出一张张彩图。图上清晰地显示出堤坝上哪里有孔洞,哪里有裂缝。

  原来,战士们手中的“小电视”名叫“裂隙孔洞探测仪”。它可以探测出隐藏在大堤下的孔洞和裂缝,为及时抢护和治理堤防隐患提供依据。类似的器材还有“水下摄像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水底,该摄像机可监测7米半径内的水下情况。官兵将这两种器材形象也称之为“大地‘B超’机”和“河道‘窥镜’”。(来源:解放军报第10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