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跨越国界的生死友谊——访张蔚华烈士的儿子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11:04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7月12日电题:跨越国界的生死友谊——访国际主义战士张蔚华的儿子张金泉

   新华社记者陆春华、余忠稳

  “张蔚华烈士的革命业绩是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的光辉的典范,烈士的崇高的革命
精神和革命业绩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记者一走进吉林省抚松县张蔚华烈士陵园,就看到了朝鲜已故领袖金日成亲自用中文写的题词。

  上世纪20年代,金日成辗转来到中国抚松求学,与中国青年张蔚华成为同窗知己。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并在凶险的斗争中结下患难之交。由于叛徒的出卖,当敌人企图以张蔚华为诱饵,诱捕金日成时,张蔚华毅然决然地服毒自尽,使敌人的阴谋彻底落空。张蔚华牺牲时年仅25岁。记者近日采访了烈士的儿子张金泉。

  “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人格,共同的志向,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我才4岁,因此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后来老人告诉我,我父亲的人格和行为经常受到周围群众的夸奖,”70多岁的张金泉说。当张金泉从爷爷和母亲口中了解到金日成和他父亲之间的革命友谊之后,就开始追寻和研究他们之间伟大的友谊。

  “父亲和金日成主席在抚松第一小学成了同学。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人格,共同的志向,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张金泉说。从1925年开始成为同学,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共同的抗日斗争中,张蔚华和金日成之间的友谊不断升华。

  “父亲当年的革命行为纯属地下活动,给抗联队伍提供物资、情报、枪支弹药(也包括支援金日成的抗日部队),都是秘密的,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张金泉告诉记者:“父亲离家出走后,我爷爷告诉我母亲他去参加抗联了。”

  张蔚华以“兄弟照相馆”为掩护,发展革命组织,筹集军需物资,支持抗日队伍。由于叛徒郑学海的出卖,日本鬼子囚禁了张蔚华,对他施加了种种严刑拷打。

  张蔚华的父亲花了一大笔钱把他保释了出来,然而张蔚华发现房前屋后到处都有便衣特务。他明白了日本人的险恶用心,即通过他抓到可能前来营救的金日成。张蔚华担心保释期满后,如果由于拷打昏迷发烧而导致大脑失控,可能会在神志不清时说出金日成的地址。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事情这样拖下去的话,珍重革命友谊的金日成会带领部队前来营救,这就正中敌人的诡计。于是,张蔚华饮下了家里照相馆所用的比砒霜还毒的升汞,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张蔚华烈士在朝鲜家喻户晓”

  “前程无量的青年要自杀,更是需要非凡的果断与狠心的。自古以来,主动舍弃生命者,大有人在,然而,他们绝大部分是为自己而自杀的。而像张蔚华那样为别人而自杀的先例,是前所未有的。”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写道。

  金日成没有忘记以血肉之躯相助的张蔚华,千方百计打听其家人的下落,并最终取得了联系。1985年,张金泉首次应邀访问朝鲜。之后,又两次赴朝访问。

   张金泉在朝鲜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张蔚华烈士在朝鲜家喻户晓,从领袖到平民,从老人到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小孩,”张金泉告诉记者。

  “朝鲜老百姓是真心地欢迎我们,”张金泉说,“我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朝鲜人民的欢迎。有一次去比较偏远的地方,因为是土路,沿途老百姓向地上洒水以减少灰尘。”

  张金泉在自己的家里还建了一个小型的“金日成纪念馆”,这个小小的纪念馆见证了金日成与张蔚华之间的手足关系。张金泉向记者展示了金日成送给他的礼物,其中包括金表、自行车、朝鲜酒、照相机等等,这些礼物将伴随着张家的后人一直延续这段跨越国界的生死情义。(完)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