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为明天打赢追风逐云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6:56 解放军报

  济南军区某预备役通信团团长史年任职3年来,带领官兵着眼未来作战需要开展科技练兵,不断提高信息条件下的通信保障能力,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先后夺得7项第一,团队6项革新项目分获省军区、军区和全军科研成果奖,50多篇军事学术文章在军内刊物发表,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他本人3次立功受奖。

  努力打造新型人才方阵

  2003年初,当史年满怀自信地走上通讯团团长岗位时,一次例行装备维护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一辆通信指挥车出现雷达转塔不能旋转的故障,官兵们反复排查也找不出原因;后经专家排查,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失误。史年清醒意识到: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部队战斗力提高的关键!

  一场育才攻坚战在该团打响。史年首先带领机关人员大刀阔斧改革编兵路子,通过向通信新兴产业延伸、向高新技术行业拓展,使预编兵员的专业对口率由42%提高到79%,为团队科技练兵储备了大量专业技术兵员。在此基础上,他和团党委“一班人”研究制定《预备役通信团岗位练兵三年规划》,明细现役和预编官兵各个层次的军事知识学习内容和训练达标标准,并本着“急用先学”和“全面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培育一专多能、技指合一的新型军事人才。

  为更好地引领部队科技练兵,史年要求自己始终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他自费订阅了《军事通讯学术》等13种军事理论研究刊物,报名参加了驻地夜大的信息应用专业进修,并多次到地方信息理论研究所拜师学艺。他修订的《预备役通信团预编骨干分业训练实用教程》,有效解决了通讯专业训练中的26个技术难题;编写的《运用人民战争思想组织联合战役通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研究文章,引起有关专家关注,其中一篇还获得了全军通信科研成果二等奖。3年来,在他的指导下,团科研项目攻关小组研制的“地域通信网”等7套新装备,全部配发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取得的3项革新成果分别获得总部和军区设立的科技进步奖。

  多方寻求信息技术支持

  为改变团里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史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出差开会或外出办事,总是千方百计到兄弟单位和有关院校“转一转”,学习观摩他们的新技术、新装备——能要的就要,能借的就借,能合力开发的就合力开发,借助他人技术资源优势营造信息技术平台。

  2003年10月,史年听说重庆通信学院计划研制某新型无线电报务报话系统,但因为经费问题迟迟没有投入生产。他立即找到学院领导协商,派出3名技术骨干并筹措10万元资金与学院联合攻关开发。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该系统研制成功并在通信团投入使用。

  此后不久,部队驻地的网通公司研制了“企业之窗”软件系统,史年闻讯后又带领官兵前去学习,并借用这一成果,摸索出了“预备役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他们还将网通公司研制出的“数据通信”系统“搬”到部队,把传输系统改善为模拟传输的传统手段,增加了数据、图像等现代数字化功能,搭建了数字化通信保障平台。去年底,听说市人防办购进了一台通信指挥车,史年又立即带着参谋长前去“参观”,并成功对人、车预编。

  近年来,通过史年的不懈努力,全团借助外界技术资源优势,不仅革新和改良旧装备,还建起了信息化技术网络平台和数据系统,成功研制开发了10余项科技成果,并全部嫁接到了部队训练场。

  全面锤炼部队实战能力

  2003年8月,军区举行“三军联合无线电台教练网”演习,部分军以上机关和重点师旅的通信部队奉命参加。史年听说后,拨通了军区通信部门领导的电话,请求参加演练。经不住史年的一再坚持,军区破例让他派一个预备役通讯保障连参加。演习中,该连使用某型通信保障车实施24小时应急通信,与5个军级单位分别建立无线电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电通信和计算机数据同步传输,沟通率达95%。

  去年7月,通信团驻地的澧河发生特大洪灾,沿线5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史年立即组织全团官兵和预备役人员赶赴一线抗洪,但团里运输车辆较少,征用车辆已经来不及。紧急情况下,他提出启封8台新配发的通信车。这时有人提出新装备是保障训练用的,用来抗洪不合适。但史年态度坚决:抗洪正是新装备实战训练的难得机会!他果断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后下令将8台通信车全部拉上去,提前2小时完成抗洪任务。(来源:解放军报第6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