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宣和平 结友邦 共享太平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6:29 解放军报

  郑和七下西洋,航迹远及非洲东海岸,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所到之处,播撒的是和平的种子,结下的是深厚的友谊,缔造的是共享太平的国家交往局面。郑和的这一历史遗产,直到600年后,仍为东南亚等地人民所津津乐道。

  1

  郑和忠实地履行明王朝“怀德而柔远人”的外交政策,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实践。

  在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孔子强调仁爱哲学,其外交思想的核心是“柔远怀德”和“厚往薄来”。明朝建立之初,出身于贫民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对内实行休养生息的方针,对外则奉行和平交往的政策,以求“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其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永乐年间,中国较之明初更加强大,郑和船队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远洋舰队,载有相当数量的军队,还装备了先进的兵器,但他没有也不想追求“海上霸权”,目的也非“耀兵异域”,而只是一位沟通东西方的和平使者。郑和始终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的宗旨,宣和平,结友邦,开贸易,共享太平之福。郑和第一次出使到达爪哇岛时,其部卒170多人被西王国人所杀。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会后,以大局为重,忍痛接受对方道歉,化干戈为玉帛,和平了结此事,表现了中国人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品质。西王感恩不尽,年年入贡。

  郑和下西洋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形象,播下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使得各国来华访问的使者明显增多,“连年相望于道”。郑和每次返航时,都有海外诸国使者随船来华——第一次下西洋返国时,有苏门答剌、满剌加、古里等国的使者随行;第五次下西洋返国时,带回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者;第六次下西洋返航时,出现了暹罗、苏门答剌等18国1200余名使臣同时来华的盛事。更有满剌加、苏禄、渤泥、古麻剌朗4国国王8次亲自率团来华,这是以前朝代不曾有过的。

  2

  郑和出使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完成明成祖“外抚四夷”的任务,也就是让周边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让各国和平相处。

  郑和首次下西洋,在旧港与海盗陈祖义部相遇。陈祖义诈降,欲劫官军,郑和察觉后调兵遣将杀敌5000人,生擒陈祖义,既为东南亚邻国除了一大祸害,也为明王朝与西洋各国的友好往来打开了海上通道。

  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不睦邻国,屡次袭击往来各国使者。郑和在第一次下西洋时曾到锡兰山,亚烈苦奈儿傲慢不敬,欲加害郑和,郑和觉察后离去。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国途中再访锡兰山,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至其国中,令其子索要金银宝物。郑和不允,他便派5万大军去偷袭郑和船队,并断了郑和的归路。郑和临危不惧,亲率2000余人,绕过伏击区,乘虚攻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郑和的这次自卫活动,对恃强凌弱之国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1

  415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恰逢苏门答剌国内发生争夺王权的内争,觊觎王权的苏干剌怒郑和赐不及己,领兵数万来袭。郑和指挥所部和苏门答剌军队一起,擒杀苏干剌,稳定了苏门答剌的局势。

  纵观郑和七下西洋,用兵也只这三次,且均为被迫的。郑和还通过各种手段调解、缓和西洋各国之间的矛盾。当时暹罗是东南亚的一个大国,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剌、占城、真腊等国。郑和奉敕切责,要求其奉天循理,保境睦邻,暹罗王知错改正,保持了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郑和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有效地维护了海上交通安全和地区的稳定,促进了这一地区国家间的和睦相处,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的稳定与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了明王朝的国际威望。

  3

  郑和每到一地,在完成政治使命后便开始贸易活动,与各国建立经济上的往来。

  朝贡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厚往薄来”的性质。除此之外,郑和船队在所到之地也进行由双方官员主持面议定价的官方贸易,一旦达成协议,互相击掌以示成交。中国主要输出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铜钱等,换回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和珍奇动物等。郑和下西洋还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郑和船队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带一些中国货物在沿途进行交换,沿途各国百姓对中国丝绸、瓷器、工具非常喜欢,郑和船队一到都争先恐后地划船或到码头交易,有的还请明朝官兵到当地的集市设摊交易。

  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中国和东南亚以及西洋各国的海上贸易通道,不仅把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交往推向了高峰,也为这一地区的繁荣铺平了道路。郑和船队满载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大批精美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各国,胡椒等160多种异域货物也源源不断运回中国。郑和在多处建立“官厂”作为贸易集散地,爪哇、旧港、苏门答剌、满剌加、占城、古里、忽鲁谟斯等地因此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随着经济交往的深化,中华文明也远播海外。礼仪典制、儒家思想、天文历法、度量衡制、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对西洋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马来西亚还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在许多地方流传着关于郑和的故事,表达了当地人民对郑和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和平使者的敬意。(来源:解放军报第9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