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云南晋宁“海上巨人”的摇篮(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 07:07 解放军报
云南晋宁“海上巨人”的摇篮(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云南晋宁“海上巨人”的摇篮(图)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

  郑和出生在云南,走向了世界。人们不禁要问:内陆云南,何以能抚育出这样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故乡晋宁县,迎面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当年,郑和从这里走出了云南,最终创下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今天,当揭开600年前的尘封往事,这位“海上巨人”成长的足迹,又浮现在烟波浩渺的滇池边……

  古代滇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晋宁,孕育了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

  长期以来,郑和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明史·郑和传》只有“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30余字。

  1918年,清廷经济特科全国状元袁嘉谷先生,在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月山西坡发现了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并考据了明朝礼部尚书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写的碑文,随后,袁嘉谷先生写了《昆阳马哈只碑跛》等文,证实马哈只是昆阳的回族马氏,娶妻温氏,生子马文铭、马和。马和自幼有才志,事天子赐姓郑,任内宫监太监。

  “是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解开了郑和的身世之谜。”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会长高发元告诉记者。

  1983年初,北京民族文化宫又发现了一份《郑氏家谱首序》,该序表明,郑和祖籍西域,远祖是随成吉思汗来到云南的。郑和出生在晋宁县昆阳镇月山西坡。郑和的哥哥马文铭曾过继给郑和一个儿子,取名郑恩来。其后裔分布在云南、江苏、泰国等地。

  位于滇池岸边的晋宁,是古代滇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消失了2000多年的古滇王国的国都就在这里;晋宁的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支脉。晋宁,不仅显现过云南古代史上一个灿烂的时代,还孕育了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给世界航海史留下了伟大的一页,也给今天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和遗憾。比如,郑和出生的确切时间,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烟波浩渺的滇池是郑和的第一个“海洋”

  “云南作为人类发祥地之一,不同的民族、宗教和文化在此交融。郑和的家乡晋宁,位于五百里滇池岸边,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重镇,产生过一批历史文化名人。郑和从小就在孕育了古滇文化的滇池边长大。宽阔的滇池水面激发了郑和的航海梦,良好的人文环境造就了郑和的探索精神。”关于郑和的成长经历,郑和十八世孙郑云良用极具诗意的话语向记者作了介绍。

  郑云良是昆明铁路集团总公司铁路运输处的退休职工。父亲1988年去世后,他就担负起家族里研究郑和的重任。

  郑和13岁以前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字记载。郑云良告诉记者,童年生活一定对他成年后的行为、思想走向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五百里滇池,早在600多年前,就是云南内河航运最大的航道,不仅为他提供了理想的爱船习水场所,而且对他航海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郑云良搜集到许多郑和童年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如乘坐木盆学划船,滇池湖畔潜入水底捉鱼虾,动手造帆船,滇池游泳救同伴,一片孝心挖井水,独自乘船到省城,等等。郑和经常到滇池看渔家打鱼造船和运石运粮。稍大后,他就学会了游泳、划船。可以说,烟波浩渺的滇池是他的第一个“海洋”。

  “郑和从小喜欢三件事,那就是读书习武、听讲故事、游泳造船。”郑云良考证说,郑和从小就做过小木船,到滇池湖畔漂船比赛。稍懂事后,就总缠着祖父和父亲,听他们讲述漂洋过海到遥远的麦加圣地朝圣的故事,讲述昆阳灿烂的历史文化。祖辈们巨大的勇气、开放的胸襟和昆阳浓厚的历史文化,使郑和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驻足郑和故里的郑和公园,我们由衷感到,晋宁人把郑和当成自己的儿子,是因为郑和给他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晋宁,人们把郑和当成自己的优秀儿子,十分敬仰他、怀念他,郑和的名字在此比比皆是,如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郑和故居、郑和路、郑和碑林、郑和车队,还有三宝楼等等。记者登上月山上的郑和公园,只见青松古柏丛中,一尊白色花岗石郑和巨幅雕像,面对浩瀚的滇池傲然而立。雕像周围的平地上,摆成水波纹状的地砖,象征着郑和船队在波澜壮阔的海洋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郑和雕像后面左侧,建有一座“三宝楼”,形状恰似一艘巨型郑和宝船,一层船头翘首向前,二、三层琉璃瓦制顶,雕龙画凤,四周汉白玉栏上的浮雕是根据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禽异兽及郑和出国时带去的瓷器、丝绸等精心设计的。楼上匾额上书写着“海上巨人”四个金字,金字下面,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据当地官员介绍,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晋宁县政府正在对郑和公园进行改扩建。

  芭蕉树簇拥着的“郑和纪念馆”,红檐碧瓦,画栋雕梁,馆内展示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有郑和半身青铜像,其背面是反映郑和率船队扬帆远航的巨幅油画,以及图片、文献、模型、图表、实物等,再现了郑和开展经济文化活动的情景。

  “纪念郑和是为了弘扬他的伟大精神。”晋宁县县委书记雄瑞丽告诉记者,郑和是他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近年来,他们通过与海内外客商合作,打以郑和为代表的名人文化牌,把晋宁变成了滇中旅游的一大亮点,旅游界形成了“不到晋宁,枉到昆明”之说。去年,该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54.5万元。全县实现了生产总值19.76亿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7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309元,分别增长5.6%和8.2%。

  告别月山,细品郑和公园中那副楹联:“月山如画原是伟人梓里,滇池似镜曾照烈士丹心”,让人心生感慨。郑和开创了世界洲际航海的先河,既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也把域外的文明引进中国。在郑和之前,疆土的观念仅限于陆地。郑和七下西洋,是对这种观念的突破,万里海疆对国防安全、民族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海上巨人”历尽艰辛创造的郑和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来源:解放军报第4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