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寻找新起点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06:38 解放军报

  翁健坐在陪伴了他七年的办公桌前静静地抽烟,一缕缕青烟从手指间缓缓升起,薄薄的烟雾在他的头顶上方形成了散不开的淡云。一缕夕阳从窗外照射进来,让半个屋子与挂满一墙的奖牌沐浴在早春的阳光里,闪着迷人的光。他眯着眼睛,隔着淡淡的烟雾,打量着这间曾经用了七年的办公室和那些饱含着自己心血的奖牌,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滋味:有喜悦,有自豪,有亲切的留恋,更有惜别的惆怅。明天,他就不再是部队长了,这间办公室也就不再属于他了。虽然他在理智上早就作好了准备,可没想到命令一宣布,他的心里还是有种说不
清道不明的落寞。当了七年部队长,从38岁一直干到45岁,一转眼就走过了建功立业的鼎盛壮年。他不能再借助部队长这个平台带领手下那百十号人搞科研了,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有那几项正在实施的重大课题攻研项目。他要与这间承载了他生命中重要时刻的屋子静静地相处一会儿。

  下班的军号响过好一阵子了,营院变得安静下来。他站起身走到了窗前,呈现在眼前的是他带领部队经过七年打拼建成的全军一流的科研基地。楼房、大型科研装备远远近近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坡地上,暖暖的夕阳中,看起来是那样的静谧而壮美。他不禁想起自己刚担任部队长不久,就奉命带领部队搬迁到这个百废待兴的新址上来的情景。那时的营区没有自来水,不通天然气,更没有光纤电缆和长城宽带网,只有三栋五十年代修建的旧楼房,办公条件极其简陋,生活十分不便。他带领官兵们一边搞课题研究,一边搞营区基础设施建设,常常挑灯夜战,忙得脚不沾地。经过七年的苦战,拔地而起的办公大楼和科技含量极高的科研设施,让营院旧貌换新颜。虽说这一切与上级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与大家的集体努力分不开,但这其中毕竟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可以说,那是他的事业,是他成就男儿梦想的“战场”。他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这片土地上,现在已开出一片花,结了一片果。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主官位子干到老,在技术职别已远远高于行政职别的情况下,他是该退下来了,给年轻人锻炼成长的机会。望着在渐渐暗下去的夕阳中被灯光点亮的营院,一丝欣慰从心里升上来,在他的脸上绽开浅浅的笑容。他想:能把一个一流的科研阵地交给下一任主官,心里尽管有几多不舍,但总算是向自己、向组织交了一份说得过去的答卷。

  好在作为技术干部出身的他,对科研工作一直心存热爱。在当部队长的七年里,他是从总体和项目把握上介入科研的,更多的精力被部队全面建设和日常管理所牵扯,现在他终于可以撇开这些,静下心来做一些具体的科研项目了。所以,当新任部队长问他有什么想法时,他很果断地说要去干他的老本行。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领域。

  不久之后,翁健以技术六级、副研究员的身份来到了科里,开始了他的科研新旅。很快,他发现自己并不能如期进入状态。新任部队长出于对他的尊敬,要他指导帮助几个科研组解决技术上出现的新问题,暂未交给他新的科研任务。出于对老领导的敬重,课题组组长也不好意思给他指派什么具体的事。他发现那些正在紧张进行的科研项目,似乎并不需要他的所谓指导和帮助,他也不能像当领导时那样天天去检查,时时去询问。同事们一个个在装备间忙碌,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他坐在机房里,手拿一本专业书,静静地看着,却总是听见来来去去的脚步声、敲打键盘的声音、调整信号的声音,听着听着,不觉就走了神。慢慢地他感到浑身都不对劲儿,像是被关在笼中的老虎,心里窝着一股无名火,却又找不着发泄的对象。心中的不快就像信号飘移时出现的乱码,布满了他心绪的显示屏,他愤然把手中的书一掷,大步走出了机房。

  推开新任领导办公室的门,翁健沉着脸坐到部队长张钢对面。张钢放下手上的审阅件,为老领导倒了水,又点了烟,热情地说:“老领导,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还是沉着脸,猛吸了一口烟:“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已经老了,没什么用了?”“哪里的话,我非常敬重老领导,很希望你能帮我一把,指导我们搞科研。”翁健慢慢缓和了语气:“指导呢说不上,我只是课题组的一员,我需要工作,需要任务,而不是养尊处优。”“哦,还请老领导体谅,这是我们考虑不周,因年前上报的科研项目定下了,一时不好更改,想到你辛苦忙碌了这些年,也可以先好好休整一下。我们尽快打个报告,看看能不能追加新的项目。”看着张钢诚恳的眼神,翁健内心有些自责。他想,新领导刚上任,需要理顺工作思路和适应新的岗位,自己心里的那点无名火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心态调整不好,怎么能因一时冲动去添乱呢?这哪是一位老领导应有的风范呢?

  这么想着,翁健的心里平静了许多。一个称职的科研干部不是等任务,靠分派,而是要主动去找任务,主动去发现新的目标。当领导时他的主要任务是提思路,定计划,从宏观上把握科研方向。如今立不了项,他可以自己先干着,明年再立嘛。自己做提案,自己做求证,有的是事情做,只怕忙不过来呢。

  翁健心中的无名火渐渐地平息了。心态一平和,他的科研新旅便进入了坦途。

  当新军事变革浪潮袭来时,世界军事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也使我军事斗争准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搞军事科研,如何做到在技术装备上有所突破,技高一筹,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有力保障。翁健认真研究了我国在通讯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情况,后又通过网络及科技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半年后,他撰写的《从通信现代化进程看我军通信技术手段建设》、《“三次伏击战”启示录》等具有相当价值的论文,受到了总部的高度评价,对后来科研方向的定位和科研工作的突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几篇重要论文的发表,使翁健找到了人生新的起点,也找到了对科研课题的“感应开关”,就像诗人找到了写诗灵感一样。他站到机房,听到载满信息流量的电流声,看到数字排序的阵地,他的“感应开关”就打开了。他不仅能对出现的异常信息迅速做出判断,还能敏锐地捕捉到海量信息中出现的有效信息,就像隼鹰发现猎物一样。他的脑子里总是不断冒出通讯信息方面新的思路和想法,就像猎人判断猎物出现的可能并设置陷阱和埋伏一样,在某一处等候着猎物的出现。当然这不似猫捉老鼠的游戏那么简单好玩,却像是网络游戏一般令人着迷。原来当领导时,他只是出思路、出想法,把求证交给了部属,现在自己从思路产生到查找求证,一路行进,才发现其中的曲折离奇和妙趣横生,他像一位资深警探,凭着经验和第六感觉思维,在无数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拼贴逻辑的关联,一点点揭开信息案情的真实。他一整天一整天地呆在实验室里,一边演算,一边查证,经常是废寝忘食而浑然不觉,就着快餐度过了那些穿越数字迷宫的日子。当他经过苦心求证和智力的长途奔袭,与所设想的结果迎面相遇时,那种被幸福和快乐高高托起的感觉实在是令他迷恋。所以他乐此不疲,从2000年起不再担任领导的五年间,翁健共完成了二十余项科研课题的研发,共有11项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全军科技成果奖,其中获二等奖的有4项,获三等奖的有7项。

  作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技术专家,翁健找到了再创佳绩的新起点,不仅创造了新的人生辉煌,也带动了一批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同志走上领奖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骨干,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又是一个美丽的黄昏,翁健正伏案疾书,这时,从隔壁的机房里大步走过来几个年轻人,他们围住翁健,兴奋地向他展开一卷打印纸,七嘴八舌地说:出来了,结果出来了。这时候,斜阳从窗子照射在他们喜悦的笑脸上,给他们的身影勾画出一个浅浅的金边。(来源:解放军报第6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