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难得糊涂”之外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7:28 解放军报

  说起历史名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恐怕很多人对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对他的墨宝“难得糊涂”,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由这四个字制成的工艺品条幅,居然登堂入室,成为一些人书房、客厅的时髦装饰。文人雅士以此作装点,负一定之责的“头头脑脑”以此表示自己的“大彻大悟”和“深沉大度”,就连初涉世事的年轻人也竞相效法。于是,人们渐渐淡忘了作为文化名人的“郑燮”,只记得那个“糊涂混沌”的郑板桥。

  其实,崇尚“难得糊涂”者,并非都理解了郑板桥本意。作为一句哲理名言,郑氏用意在于劝导人们不必计较眼前蝇头小利,遇事要着眼长远。他所推崇的是一种处事美德,并非为某些人所理解的“识破红尘”的处世哲学。实际生活中的郑板桥,在原则问题上非但不糊涂,而且心明如镜,清醒得很哩!这里只略举一例,足以证明郑板桥在关键时候是如何清醒。他晚年的时候,书画日富,诗词盈箱,朋友劝他结集刻板付印,以流传后世,遗财子孙。而郑板桥检视自己的作品时,发现不少非称意之作,欲付之一炬。朋友反过来用郑氏格言“难得糊涂”开导他,郑板桥却以为用良莠相混的作品敷衍读者,费了纸张,误人时光,于社会于读者无补,那无异于害人,于是他圆睁怒目相斥,那态度严肃得很,无一丝一毫的“糊涂”。后来,他亲手对自己的作品“刳形去皮,搜精抉髓”,经过一番严格筛选,才挑出少量诗作付梓。凡不称意者,一概弃之。如此不算,他还郑重向朋友及家人声明:“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拦入,吾必厉鬼以击其脑。”如此较真儿,岂能说郑板桥乃糊涂之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记得郑氏“难得糊涂”的“墨宝”,却忘了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的郑板桥。别的且不论,单说与郑板桥类似的对“出书”的态度,不如郑板桥之清醒者确大有人在。或受名的诱惑,或受利的驱使,在近几年不断升温的“出书热”中,有的人明知自己的某些作品上不得什么“档次”,一些毫无价值的应景之作、讲话稿之类,甚至包括早年的“小学生作文”,也睁只眼闭只眼,一并结集出版。如此“糊涂人”多了,图书市场自然出现令人困惑的现象:有价值的好书越来越少,那些内容平庸的东西却日见增多。其实,有“糊涂”的作者,却少有“糊涂”的读者。因为读书买书需掏腰包,需节衣缩食,自然需要认真挑剔一番。所以,在买工具书、名著、少儿书时,人们往往慷慨解囊,而对那些“凑合之作”,却要斟酌再三了。

  珍重名声,对读者负责,历来被视作为文之美德。读史得知,历史上如郑板桥不以作品繁富自炫,认真的而不是“糊涂”的对待自己作品的作者不乏其人。被称为唐代“小李杜”之一的诗人杜牧,晚年在病中审视自己1000余首诗作时,竟然烧掉800首,他发誓不给后人留下一首不理想的作品;现代文坛泰斗茅盾一生只写了一部电影剧本,内容是关于“镇反”运动的,当电影厂要他修改拍摄时,他重阅原稿自觉不满意,随之付之一炬。此类美谈,不胜枚举。做学问如此,做人更应如此,事关人品道德,礼义廉耻,绝无小事,当严肃对待,决不可有丝毫放松。相反,同志朋友之间一点误会,名利待遇方面一时得失,倒不必锱铢必较,能糊涂当糊涂些。(来源:解放军报第6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