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奋斗图什么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07:01 解放军报 | |
牛玉儒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病重住院“偷着”把病房当办公室,回家休养还依然拖着疲惫的身躯规划着城市建设蓝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走了,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而去。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共产党人毕生奋斗究竟图什么?自发为他送行的呼和浩特市的群众最清楚,他们的牛书记图的是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图的是人民的幸福与安康。 古往今来,世上有许多忙碌的身影和奋斗的人群。他们虽然都在努力奋斗,目的却不尽相同。旧时代许多平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图的是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十年寒窗”,图的是“一举成名”;士大夫们“三更灯火五更鸡”,甚至华发早生、英年早逝,大多数是图青史留名、百世流芳……他们最终都没有摆脱“功名利禄”的桎梏。帝王将相中也不乏征战于疆场、勤勉于朝政者,名曰图江山社稷、文治武功,实则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个人、家族和小集团的利益。只有我们共产党人革命最彻底,心怀最坦荡,最大公无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奋斗目的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在黑暗中高擎马列主义火炬,探索建党建军的道路;有的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有的布衣素食、戎马倥偬,转战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隐姓埋名、坚守节操,周旋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甚至在敌人的屠刀下“砍头只当风吹帽”。他们奋斗的事迹和道路不尽相同,目的却都是为人民谋幸福。过去闹革命、打江山是这样,和平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搞改革、奔小康,也是这样。许多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范匡夫……他们都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历史的天空闪烁着一串串明亮的星星,老百姓的心中矗立着一座座雄伟的丰碑。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苦苦奋斗而“别有所图”的人,他们工作看似很努力,很勤奋,但在名利思想影响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奋斗目的变了,或者掺杂进一些消极的东西。有的图个人“待遇”,追求越来越多的薪酬、越来越大的房子、越来越高档的车子、越来越舒适的生活;有的图个人“政绩”,以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还有的人图的是个人职位的“升迁”,为了个人的升迁甚至走歪门邪道等等。本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想在更高的位置上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想在履行职责中追求更大的政绩,想通过奋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果奋斗的目的中“个人”或“私”字的分量重了,就很难为党和人民谋多大的利益,比如有的同志在“政绩”问题上图“显性”轻“隐性”,图“一时”轻“长远”,图“个人”轻“集体”,图“单一”轻“综合”,喜欢“显山露水”,热衷于“短、平、快”,结果劳民伤财,误国害己,最终完全背离了奋斗的初衷。我们应该认真汲取这些经验教训,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求“功”图“绩”的愿望与党和军队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人生奋斗图什么,说到底是个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共产党人应当从历史发展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党员干部成长规律等方面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奋斗观。有了很强的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有了正确的奋斗目的,就能够自觉服从大局,不为升迁无望而灰心,不因仕途受阻而气馁;就能振奋精神,不骄不躁,永远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就能耐得住清贫寂寞,挡得住各种诱惑,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彰显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