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锻造使武器发光的“钢”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7:32 解放军报

  最近偶读当年侵朝美军司令李奇微的《回忆录》,颇有感触。55年前的一天,李奇微刚刚到任,就首先花了两天时间视察部队,当他来到号称美军“王牌部队”的第8集团军时,看到的是异常低落的士气,整个部队充满着悲观失望、动荡不安、大难将临和惊恐未定的气氛。李奇微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如果他们的军队老祖宗看到这支军队的现状,一定要气得在坟墓里打滚!”而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士气,李奇微在回忆录中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到前线你会经常听到中国军队发起冲锋时撕心裂肺的军号声和尖利刺耳的哨子声,
然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趁着黑夜用蹩脚英语喊着‘缴枪不杀’而蜂拥冲锋,冲入我们的阵地展开肉搏……这就是令人生畏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抗美援朝战场上,尽管“联合国军”具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但是“钢多气少”,士气低落;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志愿军的“雄赳赳、气昂昂”。当时,我军装备上的以劣胜优是以政治上的以优胜劣为基础的。最让美军胆寒的不是我们的飞机、大炮,最让美军无奈的不是我们的碉堡、坑道,而是我军将士不怕牺牲、敢于“刺刀见红”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实质上,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军用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对军人的“勇敢精神”曾提出了严格要求:“对军人来说,从辎重兵和鼓手直到统帅,胆量都是最可贵的品德,它好比是使武器锋利和发光的真正的钢”。现代战争,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非对称作战”等新的作战样式层出不穷,“堵枪眼”和“刺刀见红”的可能性变小了,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精神就过时了、没用了。实践证明,武器装备的发展永远也替代不了战斗精神的作用。在未来战争中,只有保持和发扬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才能在复杂艰苦的战场上挑战自我生理、心理的极限,挑战武器装备性能的极限,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

  应当看到,作为一种精神,“刺刀见红”的内涵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如果说,在冷兵器时代讲求的是士兵拔剑出鞘的速度和力量,如今则更讲求击键背后的知识和智慧;在机械化战争中进行的是一种钢铁的比拼,那么信息化条件下则可能是硅片较量;但无论哪一种较量都需要有“刺刀见红”、敢于压倒一切强敌的战斗精神和意志。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人们面对刺刀、鲜血、死亡,容易激发敢于拼命、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而在键盘和屏幕面前,这种直观的感情往往容易淡化。殊不知,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敌我双方不仅是体能、技能的抗争、智能思维的较量同时也包括隐藏在背后的战斗精神的对抗。这种新的对抗其实更加残酷,对人的思想、意志和心理的考验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对参战人员的精神因素要求更高。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战斗精神表现在战时,培育在平时。军事训练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必须坚持军事训练的战略地位。在培养官兵敢打必胜信心的同时,不仅要抓“勇”的培养、“力”的训练和“智”的增长、“技”的掌握,还要抓新形势下英勇顽强战斗精神和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砺。要注重从实战出发,激发官兵掌握信息技术、驾驭武器、改善装备的进取精神,更好地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要引导官兵立足信息化装备的组织运用和实际操作,融战役、战术训练与精神培育于一体,实现战斗精神与作战能力的共同提高;引导官兵自觉用科学态度分析研究未来作战的特点规律,用科技知识驾驭武器装备,用科学方法指导训练;引导广大官兵把勇敢与智慧结合起来,努力成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新型军事人才。(来源:解放军报第9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