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塔尖效应”是这样形成的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21日 07:38 解放军报

  京城西北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天线森林”,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就坐落在这里。

  在中国载人航天七大系统中,这个研究所是惟一承担两项分系统设计的总师单位。在他们已获得的700余项成果中,仅国家级奖就达24项。

  显赫的成果背后,是一支覆盖20多个尖端学科、50多个前沿专业的技术人才方阵,既有陈芳允等院士级的专家,又有于志坚、侯鹰等一批航天测控领域的少帅领军人物。

  一位首长到这里检查工作,不禁惊叹:“了不起,你们的人才就像宝塔的尖尖!”

  答好进京赶考“第一卷”

  15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破冰起航。研究所领导心里却在打鼓:人才队伍两头大、中间小,呈现出一个青黄不接的“哑铃结构”。

  1996年,研究所迁至北京,一道道战书雪片般飞来。军情似火,尽快解决人才断层问题,成了所党委进京“赶考”面临的“第一卷”!

  严峻的挑战,逼着他们采取非常之举。党委首先打破沿袭多年的论资排辈积习,一时间青年才俊如小荷尖角,在科研一线脱颖而出:现任所长于志坚,担任所总工职务时才37岁;现任副总工的黄惠明,担任研究室主任时才28岁……

  然而,他们面临的,又是一张难题不断刷新的考卷。研究所毗邻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高技术群落,大公司优厚的待遇,很快在所内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波动。此时,载人航天总指挥部又下达了新的科研任务。

  人才竞争好像拔河,如果不能稳定军心,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就会昙花一现。所党委分析人才建设形势,决定把载人航天事业作为凝聚人心干事业的大舞台,加大科研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2000年,研究所成立了航天研究发展中心,与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开展空间技术交流合作,在原有航天测控、测试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系统工程等50多个专业的基础上,扩展新建了软件测评中心、光学等实验室……

  “载人航天,中国千载难逢,我们是代表祖国的国家队!”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刘迎春,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自豪。她婉拒了几家公司的高薪聘请,义无返顾地走向科研前台。几年锤炼,如今28岁的刘迎春,已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运行段分系统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近年来,所里吸纳博士生32名,硕士生128名。

  让人才找到“生命的方向”

  对女博士谭娟来说,2002年的春天,是她生命中最难忘怀的季节。那年,她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可是,当时她所在的课题组会战正酣。去不去读博?一时间,她举棋不定。

  有人给她出主意:“参加这个课题攻关,是一生难得的机遇。博士以后还能读,错过这个机会,你会后悔一辈子!”然而,令谭娟始料不及的是,所党委明确告诉她:“不能放弃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工作再紧也支持你读博!”

  如今,谭娟已经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着陆场系统医监医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谈起人才培养和使用,所党委认为:“在用人上,一不能搞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二不能把眼前的事情看得重于一切,必须把载人航天事业看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着眼长远锻造和储备人才!”近年来,他们采取独立培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下场跟踪设备、国内外技术交流、出国深造等多种方法,为科研人员求学深造创造条件。国际空间大学是国际宇航学会主办的一所流动性学术科研机构,每批学员培训3个月就要花费10多万元。

  对此,所里也曾有过议论:“我们一掷万金把人才送出去学习,他们会不会一去不返?”事实很快拉直了这个问号:至今,该所已有30人被选送攻读博士,100余人被选送读硕士,参加各类专业培训达500人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与技术交流共有234人次。

  这些同志,绝大多数如期学成归来。是什么让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记者在研究所一本科技干部自撰的诗集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怀着飞天的梦想走到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宽广的舞台让科研人才潜能迸发

  2000年8月,博士后高卫来所报到的当天,就领到了一套新住房的钥匙。推开房门,他惊讶地睁大了双眼:房间里电脑、电话、燃气热水器一应俱全……

  科技干部,最大的愿望是学有所用,最大的要求是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承认和尊重。为此,所党委成员经常深入科研一线,倾听科技干部的呼声。几年来,研究所先后投资上千万元,为科技干部更新生活设施、办公设备和科研仪器,建立了电磁兼容、综合数字仿真等4个专业实验室。为了让科技干部集中精力搞科研,研究所成立了协调组,由组织出面解决干部在住房、用车、医疗、家属就业、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困难。

  在重大学术、技术问题上,所党委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征求专家意见,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公开、公正、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目前,所里90%以上的项目组长由30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1996年至今已有60余名科技干部提前晋职晋级。

  人才的协同互补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研究所也体现得格外明显。鲍忠贵,1996年从中国科大毕业后到所工作,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科技骨干,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搞科研不存在门户之见,也没有技术封锁,遇到问题大家总是一起想办法,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生活我觉得非常舒心!”

  宽广的事业平台,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协作机制,让科研人员潜能迸发。如今,研究所有1人获得全国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9人获政府特殊津贴,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库,5人获中国航天基金奖,2人获中国航天荣誉奖。(来源:解放军报第2版)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