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民族团结之花和谐绽放(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04日 07:19 解放军报
民族团结之花和谐绽放(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民族团结之花和谐绽放(图)
傅文豪摄

  5月3日下午,驻藏某团六连14个民族的官兵在一片叫“民族团结林”的树林里,举办集体春游,记者应六连指导员罗立富之邀,赶来参加他们这一别开生面的假日活动。部队所处的位置正对风口,过去战士训练时经常是一嘴沙子、一脸土。六连的官兵来自汉、藏、白、瑶、布依、畲、傣、彝等14个民族,大家始终团结互助,亲密无间。3年前的植树节,他们顶着风沙奋战三天,在山口附近栽起了一片“防护林”。后来,战士们又认领树木,护理包干到人。很快,一片林子被战士们划分成14个“民族”,还有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民族团结林”。如今,“民族团结林”成了六连的一种象征,逢年过节连队都要到这里搞活动,使六连这个民族大家庭和睦、融洽的氛围越来越浓。

  “民族团结林”里一棵高原柳树上,刚刚被系上的一条洁白哈达,在轻风中飘拂。官兵们管这棵柳树叫“同根树”,它记录着一段生动的故事。

  战士黄水生和罗大庆入伍前同住西塘村,分属壮族、瑶族两个山寨。以前,两个寨子因为吃水而结怨。前年部队到西塘征兵,他俩碰巧被分到了同一个连队。天下哪有解不开的疙瘩?连队把他们编在一个班,还让他俩住上下铺,同组训练。有一次黄水生不小心扭伤了脚,罗大庆主动要求去陪护,打饭、换药、热敷,照顾得无微不至。两个人终于冰释前嫌,成了一对好战友。黄水生和罗大庆一起把洁白的哈达系在了这棵“同根树”上,两颗心也紧紧系在了一起。

  刚刚抽出新绿的“民族团结林”一片春意盎然。林中有一些石堆、小盆景更引人注意。彝族战士金古阿格打来一桶清水,冲洗林中一块大青石。尘埃落去,两个大字赫然在目:“雄鹰”。战士们告诉记者,这是金古阿格去年底为自己刻下的志向。他的名字在彝语中意为“勇敢的鹰”,可他入伍后不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体能又差,一训练就腿软,一考核就“趴窝”。为了让这只“鹰”重新翱翔,有“武状元”之称的傣族副班长沙吉主动与金古阿格结成帮带对子,每天陪他加练5公里越野,进行抗缺氧训练,还手把手地辅导他操作微机。前不久,团里组织军事素质考核,金古阿格一跃跻身全连前三名。今年植树节,金古阿格执意要把青石搬进“民族团结林”安家落户,以示纪念,他说:“连队是我成长的沃土。”

  在六连这个和谐大家庭里茁壮成长起来的,远不止金古阿格一人。在“民族团结林”,记者见到一位腼腆的藏族战士丹增次仁,官兵们讲起他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当年,丹增次仁刚来连队时,一句汉语不会说,经过连里的结对帮带,他如今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成为团里在盐碱地上成功种菜的第一人,去年被评为“拉萨市十大杰出青年”!

  “那些花也是你种的吗?”记者指着树林一角一溜刚长出叶瓣的格桑花问丹增次仁。

  “不,那是藏族新战士尼玛为自己立的‘倒计时器’。”身后的瑶族军医李家寨告诉记者,尼玛刚入伍时对部队生活不习惯,可他坚决不要照顾,还给自己立下目标:格桑花开花之时,就是他融入部队正常生活之日。记者听着这些故事,一种感受油然而生:14个民族的战士其实就像这树,整齐、茁壮,抱成团儿,深深扎根于军营。

  夜幕降临,朗月高悬。战士们在“民族团结林”前点燃一堆篝火,边歌边舞,节日的喜气溢满每个人的脸庞。此情此景,令记者不由想到李白的一首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写古代铁匠铸造兵器场景的,但眼前这群还带着几分稚气的战士们,不正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加钢淬火,锻铸成器么?

  从战士们幸福的脸上,记者已分不清谁来自哪个民族。团政委王晓军说:“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在军队的大家庭里和谐地生活着,成长着。”(本报拉萨5月3日电)(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