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07:06 解放军报 | |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这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键环节。 人才战略工程能否顺利实施,选人用人至关重要。实践表明,选人用人的工作做好了,就能更好地调动大家发奋成才、为部队建设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用人不当,就会挫伤大家学习提高的进取心,甚至助长不正之风。用人导向问题是人才成长方向的指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单位的党委在用人问题的决策上易受干扰,原则难坚持。例如,有的受制于内部的各种关系,有的受制于与地方的一些交往,有的受制于各种人情,使干部使用包括士官的转改上常出现一些为了“照顾”个别人而有失原则、有失公允的情况。因此,必须尽力排除这些干扰,确实按打仗标准,把那些德才素质优秀、掌握高科技本领的优秀干部及时使用起来,把那些确有较高技能的义务兵转改为士官。 要克服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的陈腐观念。由于目前考评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干部的能力评估缺乏明确的标准,不如战争年代用能否打胜仗检验那样直接。这样就使得资历的作用凸显,以至于有的把按任职早晚排序作为硬尺度,总是用“抢救型干部”。这样就容易使干部队伍趋于老化,难以适应部队的特点和打仗的要求。此外,论资排辈也不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容易使干部包括年轻优秀干部形成一种等着、熬着、靠着的消极心态。因此,必须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落后的观念,否则新人上不来,会贻误军队建设。 要大胆起用开拓创新的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最可贵的素质是创新,打赢未来战争最需要的素质也是创新,而要真正倡导创新精神,就有一个能不能容忍、敢不敢使用那些确有创新思维但又颇有个性的人才。战争需要军事人才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如果要求人才都按一个思维方式去想问题,按一个方向去思考答案,那就很难出现独立的判断与分析,很难培养出适合打仗需要的创新素质。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不能把人才的个性当缺点,不能把人才的不唯上不唯书的求异思维说成是标新立异或“不尊重领导”,不把他们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看成是“骄傲自满”或“不能团结人”,营造出有利于官兵提高创新素质的良好环境。当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归根到底是要在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需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开进贤之路、推广选人用人的范围,需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建立以品德、素质和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确保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的干部路线的贯彻执行。(来源:解放军报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