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建设必须以强化奉献精神为基础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07:31 解放军报 | |
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一个重要方面是打牢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能确保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 为党为民鞠躬尽瘁、勤奋工作,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品质,也是提高 党员干部不折不扣地践行党的宗旨,弘扬奉献精神,才能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在挫折面前信念不变,在复杂局势面前心明眼亮,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头脑清醒。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也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难免发生失误。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正失误和过错的勇气与信心。努力做到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必须不计较个人私利,以奉献为基础。领导干部只有以奉献为本,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才能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有效地抵御酒绿灯红的影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住自己,不入歧途、不跌跟头。 领导干部有宣传、教育、组织、带领群众的责任,如果自己的思想境界不高,缺乏奉献精神,就很难为群众做出榜样,领导工作就很难有说服力。要走出对人严、对己宽的误区,在履行领导责任、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要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图名利、多做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官德”,是做好领导工作、带领群众前进的保障。淡忘这一点,就是淡忘我们党的宗旨。奉献精神树立得不牢,能力素质的提高也不会有坚实的根基,就不可能很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追求物质生活改善,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怎样看待名利、地位,怎样处理好奉献与回报的关系,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在这个问题上,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同志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不能变。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就要牢固树立奉献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心中装着群众的利益,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信任。(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