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倪宏伟:填补探雷工程领域空白的人(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23:42 解放军报
倪宏伟:填补探雷工程领域空白的人(附图)

倪宏伟(左一)与科研人员探讨学术问题。陶佑林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倪宏伟:填补探雷工程领域空白的人

  陶佑林 本报特约记者 刘程 本报记者 陆荣军

  主人公小传:倪宏伟,总装工程兵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探雷工程侦察技术研究35年,攻克16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得13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国家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30年前,我军高灵敏度探测技术研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位从安徽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年轻人立下宏愿,发誓要改变这一切。

  如今,他梦想成真。他不仅解决了高灵敏度探雷器材受大地干扰这一世界级难题,还在我军工程装备中首次实现了数传通信指挥自动化,5次填补我军浅表地质工程侦察专业领域的空白,攻克16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得13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

  他就是我军著名探雷工程侦察专家、浅表地质工程侦察专业领域的开拓者、总装工程兵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倪宏伟。

  研制高灵敏度探雷器

  探雷器材装备灵敏度越高,探测效果就越好,但同时大地背景的干扰也越大,这是探雷技术上的一大难题。为了攻克它,倪宏伟三次上边境线,实际了解需求。一次,尽管他十分小心,但还是踩上了一颗地雷。凭借丰富的经验,倪宏伟细心地把地雷排了出来。在我军探雷技术研究刚刚起步之时,一些急需器材只能依赖进口。带着从他脚底下取出的那颗地雷,倪宏伟回到所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他把地雷拆了个七零八落。为了获取准确的试验数据,倪宏伟在实验室常常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还常常光着膀子钻进70多摄氏度的高温房,冬天则到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冷冻室里测取数据。几度寒秋,倪宏伟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探雷器,它性能可靠,灵敏度高,便于携带,可在各种土壤条件下作业。这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新型探雷器在边境扫雷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探测清除了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种地雷数万颗。

  “电子眼”湖底找炸弹

  深秋的一天,人们用一种被称为“电子眼”的探测器,准确测定出某湖底深处二战时期遗留的一枚航空炸弹;同年,某古炮台遗址,一尊沉睡在地下一个多世纪的清代古炮也被这只“电子眼”透视到,使其重见天日。这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专门用于探测航空炸弹等地下埋藏物的航弹探测器,是倪宏伟研制的新产品。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有能力研制开发这种新型探测器。

  刚接手这一项目时,倪宏伟就提出运用世界上最新微电脑技术,研制出一种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化探测器的设想。他编制程序,优化设计,一个方案失败,再上一个。经过5年多攻关,他解决了模拟系统温度飘移、智能系统与模拟系统交叉干扰等技术难题,建立了半点测量数字模型,打破了过去野外测试、定位计算的传统模式,成功实现了该器材在野外同时定位、计算、存储,为推动我国静磁测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在安全保卫、侦察犯罪、水厂检测、地质勘探、考古、城市管线普查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破解军事工程侦察难题

  20年前,曾有人探索研制一种集地形地貌摄制标绘和数传通信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工程侦察车,都因种种困难而搁浅。这一放就是多年。倪宏伟和战友们接到任务后,一系列难题便接踵而来。

  那些日子,倪宏伟总是让自己全方位处于思考状态,往往在听别人讲述某种想法时,脑子里会突然闪现一天来的思考结果,自己苦苦思考的问题一下子便豁然开朗了。

  要全面掌握军事工程侦察内在规律,就要认真研究浅表地质干扰信号的规律,这是一道人们尚未解开的难题。在多年不懈的研究中,倪宏伟通过积累相关知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设计出一种天线,解决了脉冲振铃响应及背向干扰难题;采用超宽带放大技术,补偿了信号衰减,提高了接收灵敏度;用实时叠加平均法消除了随机噪声干扰;采用自动检错技术,提高了数传保密通信指挥能力;他还首次实现了军事工程地质数据处理和通信指挥自动化。新研制成功的某型工程侦察车,正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攻克成像探测技术难关

  成像探测和炸药探测技术,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难题。成像探测,就是要从过去仅靠耳朵听到,转变为把被测物的形象完整呈现出来;炸药探测,则要直接探到地雷的本质——炸药。

  没有任何参照物,一切从零开始。同时领衔两个课题总师的倪宏伟,非常清楚肩上担子的分量。那段时间,他一直冥思苦想,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建立一个能量场,来刺激埋藏在地下含炸药的物质,通过捕捉瞬间的信号变化,清晰地将被测物反映到电脑显示屏上。这种大胆的设想中所蕴含的技术难题,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但倪宏伟却偏要啃这块“硬骨头”。他经过反复试验,先后解决了数传通信和测控定位、图像压缩及还原、优选梯恩梯共振谱线、快速数字信号累加等关键技术,为我军工程装备探测领域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倪宏伟每天晚上都要坚持看一、二个小时的书或上网浏览专业信息。他说:“看到扑面而来的新知识,真怕一夜醒来自己早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攻下了同济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三所重点大学的博导,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出版了《地雷探测技术》等多部学术专著。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