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做好新形势下拥政爱民工作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09:23 解放军报

  在雪山草地播撒和谐文明之风——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做好新形势下拥政爱民工作纪事

  邢珊瑚 罗未然 曾诗安 本报特约记者 万元

  南木达乡阿诗玛村德高望重的尕尔玛老人因病辞世前,把村民召集一起,双手将一根磨得油光发亮的马鞭,郑重地交给驻村帮扶的县人武部参谋杨银武。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
:“人武部与阿诗玛村就像一家,这根传了几代人的鞭子过去曾是阿诗玛村的指挥棒,现在交给人武部。”

  这个故事在四川省壤塘县家喻户晓。新年伊始,笔者走进这片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采访,深切地感到,为了在雪山草地播撒和谐文明之风,促进藏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壤塘县人武部倾心做好新形势下的拥政爱民工作,每一步都像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样,走得坚定而踏实……

  把文明火种传进高原村寨

  几年前,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帮助蒲西乡打出一眼水井。可乡里一些群众仍然人畜共饮涝坝水,说是涝坝水是上苍赐予的“神水”,能驱邪治病。

  在共和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绝不能让一些陈规陋俗禁锢群众思想,危害人民健康!县人武部党委形成共识:当好文明使者,把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引入古老村寨,让群众在沐浴文明春光中,感受共产党的厚爱、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子弟兵的真情。

  壤塘县居住着藏、羌、回等13个少数民族,全县文盲半文盲达80%。文化落后、思想保守、观念滞后,直接制约着村村寨寨发展。1992年3月,人武部主动请缨,将离县城最远、人均年收入只有80元的阿诗玛村作为扶贫联系点。

  走进阿诗玛村,官兵们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全村有上百个适龄学童没有上学;全村有3万多头牦牛,人均拥有牦牛数是全县村平均水平的两倍,可是经济收入却是全县倒数第一,主要是村民没有商品意识,宁可让牦牛老死“敬山神”,也不愿上市出售;村民生病后常常是念经驱邪,不知道求医问药……

  要扶贫就得先将文明的火种传进阿诗玛村。县人武部决定先从教育入手,他们派出人员轮流蹲到阿诗玛村做村民思想工作,终于说通家长同意让两名学生到乡中心学校读书。

  过去祖祖辈辈靠墙上画圈数牦牛的历史,让两个孩子读书学到的“计数”改变了!村民们看到孩子上学后发生的变化,也都想把子女送去读书。但村里没有学校,人武部就承担起修建村小学的重任。

  立项筹款,采石备料,组织施工。3个月后,阿诗玛村希望小学落成。从几岁的儿童到20来岁的姑娘小伙,一同走进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全村81名青少年放下牧鞭,背起了书包。此后,县人武部官兵又协助另外5个村建起希望小学,将200余人送入中学,扶助13人考上了大、中专学校……

  县人武部依托“青年民兵之家”,办起“雪山夜校”和“流动讲堂”,采取“牧民小集中,教员大流动”的办法,深入乡村牧区传播新观念、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开启牧民群众的心智。

  带领藏区群众踏上致富路

  壤塘县平均海拔3500多米,年最低气温-40℃,北部地区全年无霜期仅25天。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5年前,该县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

  在雪山草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帮助藏区群众摆脱贫困,享受物质文明的成果。人武部官兵决心因地制宜,帮助藏区群众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改善的道路。

  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当地牲畜死亡率高达20%以上。经反复论证,县人武部决定把帮助牧民实施草有围栏、畜有棚圈、人有居所的“三配套”工程作为扶贫攻坚战。这项工程在南木达乡44户牧民中推广后,死畜率当年就下降到3%以下。

  2004年初,壤塘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在牧区联合实施牧民新村安居工程,修建了120套具有藏民族特色的石木结构新房,建成了牧民新村,供藏区同胞居住,从而结束了这一部分牧民的游牧生活。

  交通不便,出不去,进不来,是制约藏区发展的又一个“瓶颈”。2003年初,县人武部牵头修建从南木达乡通往阿诗玛村的公路。这条路全长60余公里,沿途要翻越2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穿越20条河流。施工中,人武部部长袁帮太、政委黄发刚轮流上阵,带领沿线民兵日夜奋战,渴了喝口冰雪水、饿了吃口糌粑,几次累倒在工地。一年后路通了,可大家人均体重减轻5公斤,有的甚至留下终身伤残。

  在县扶贫办公室,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几年来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先后修建小型电站3座,修通公路270公里,改良牧道140余公里,架桥70余座,所联系的22个扶贫点有95%的贫困人口脱贫。

  为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县人武部还派人在各个乡镇协助建立农贸市场,动员乡亲们卖牛马售药材。同时牵线搭桥,帮助他们招商引资,将山里的物资运出去,将外面的资金引进来。如今,经过加工包装的壤塘牦牛肉、贝母、天麻等土特产品,已走出封闭的雪山草地,成为外地客户争相购买的抢手货。

  勇当百姓安居乐业的保护神

  壤塘县人武部党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大力维护好藏区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和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2002年8月,上杜柯乡与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某镇牧民因草场边界发生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交界处对峙。人武部接到县委、县政府的通报后,经上级批准迅速赶到现场,在第一线配合公安机关做化解工作。随后,他们又组织全县700多名民兵,历时4个多月,对县属所有草场划界定桩,消除了草场边界纠纷的一处处隐患。

  壤塘县蒲西乡位于两州五县交界处,地形复杂,偷牛盗马现象较多。2002年11月中旬,由日村村民党布周、布托、达尔基三家同时被盗牦牛64头,人武部立即组织应急民兵分队进行搜索,终于将6名窃贼擒获,追回全部被盗牦牛。近年来,他们共帮助村民追回失窃牦牛、马匹214头,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被群众誉为“雪山草地保护神”。

  治标更需治本。县人武部还先后在修古村、壤古村、阿诗玛村举办法制培训班,协助村里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争创先进文明村、争当先进文明户”活动。

  雪山无语,铭刻着子弟兵的深情关爱;草地有情,诉说着子弟兵的帮扶功绩。壤塘县人武部连续5年被成都军区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作出向该人武部学习的决定。

  短评:时代的要求 光荣的使命

  壤塘县人武部官兵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在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用勇当文明传播者、致富带头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保护神的实际行动,把党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播撒进藏区群众心田,谱写了人民子弟兵拥政爱民的新篇章,其事迹令人赞叹,其精神值得学习。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重要论述,开启了新时期拥政爱民工作新思路,赋予了拥政爱民工作新使命。壤塘县人武部官兵全心全意为藏区群众服务,将和谐文明之风播撒在雪山草地,正是这一时代要求和光荣使命的生动实践。全军官兵要像壤塘县人武部那样,把做好新形势下拥政爱民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为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